美國伊利諾大學閱讀中心主任理查·安德森,曾經針對數千個幼兒園至小學六年級的孩子做過調查研究,這些孩子分別來自不同的種族,不同的家庭環境和背景。他發現這些孩子中,在學齡前,父母經常念書給他們聽的,在學校通常表現較好,並且有下列共同特征:
閱讀能力較好。
詞彙較豐富。
較能了解老師的指導。
又有專家發現,有父母念書給他們聽的孩子,不但在語言能力的表現方麵優於同齡孩子,社交能力及解決困境的能力也較強。
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其將來知識的獲取、思維的開拓和頭腦的發展都起著橋梁紐帶的作用。
從小培養
◎讓孩子早看到、早接觸圖書
孩子出生之前,家長不妨就像給孩了買玩具一樣,給孩子買一兩本色彩鮮豔的畫冊。讓孩子一生下來就接觸到書,使孩子感到書也是他非常熟悉的東西,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父母和教師以身作則
孩子喜歡模仿父母和老師的行為,父母和教師經常在孩子麵前閱讀書籍,談論書籍,使孩子覺得閱讀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和必要。
◎為孩子創造一個書的環境
為孩子準備一個專用書架或書櫃,由孩子自己放置、管理和使用,使孩子擁有自己的圖書,像擁有自己的玩具一樣,可以隨時取閱、欣賞。
◎常給孩子買書
買書要注意時代特點和孩子的年齡特征,父母童年時代喜愛的書不一定都適合今天的孩子,不同年齡的孩子對書有不同的需求。家長還可以帶孩子去逛逛書店,給孩子一點錢,讓他們為自己挑選和購買一些書籍。
◎與孩子一起讀書
與孩子一起讀書,一起談論故事中的人和事,交流彼此的看法。也可以先給孩子讀一些有關的故事,再讓孩子自己讀,了解故事的結果,以培養孩子對讀書的興趣。
◎培養孩子讀書、愛書的好習慣
有的孩子對圖書不愛惜、亂扔亂放,家長要作表率,家長要在孩子麵前表現得格外愛惜書,使孩子感到書是很珍貴的,應該愛護;對孩子珍惜圖書的好行為要及時予以鼓勵和表揚。此外,不要讓電視、遊戲機奪去孩子閱讀的時間。
選擇兒童讀物應掌握的原則
選擇兒童讀物,要適合兒童的需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買孩子現階段能閱讀的書,不要像買衣服一樣,總買大一號的。孩子的智力發展適合讀什麼,就買什麼讀物。
不要以是否暢銷書來決定,暢銷書不一定就適合孩子,買他有興趣的書,他才會自動閱讀。
不要逼孩子閱讀,要誘導他享受閱讀的樂趣。
怎樣講故事
許多孩子都喜歡聽大人講故事。父母經常給孩子講故事,對兒童智力發展和身心健康成長有一定的好處。
父母給兒童講故事要注意以下幾點:
◎學習講故事的技巧
做父母的學習一點講故事的技巧是必要的。講故事的第一步是選好題材,即故事的情節要清楚、易懂;字詞要明白、口語化;內容不要太長。
對不識字的孩子,還可以用圖畫書為題材,讓孩子看著圖畫書,進行講述,孩子邊看邊聽,較有興趣。還可以選擇自己熟識的故事,包括自己童年的往事,可以讓故事融入直接的感情。在講故事時,還要注意用適當的語調、手勢和表情,以掌握孩子聽故事的氣氛和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