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柸?徽? 蒙蔽禦史(2 / 2)

“欸!那若是本官出銀子雇人呢?”

“這自無二話!五十文一日,一幹一稀兩頓,我包你人手足用!”

“那你方才說這閑丁去換工了,左近十裏八鄉可還有丁壯?”

“礦徒!”

“善!竟是忘了這班人了!楊兄弟,可還有一事,罷了!待此事料理清爽,再與你議今後!本官先去雇人去了!”

步時任留了個話頭,顛顛地跑下了山。楊世騏總覺著,此人支支吾吾,所欲言之事亦非好事。如今隻擔心他過不了這一關,再牽扯到千戶所。轉頭回去問何紀學:

“何先生!所築之城可勘用?”

“足可勘用!天下雄城有幾座是用平頭木?也虧他們敢去報銷!即是鷹架已足以同金衢府城比肩!老朽亦數過,六千根足數。戶侯無須擔憂城陷牆塌!”

“噢?倒好!步時任此回能熬過去麼?”

“惟有南京工部與此地的賬本同時封帳,同時計點工料,方有可能查出其中蹊蹺。單查此處工地馬腳,想他足能應付!”

“哈!這鐵麵吳朗公(吳執禦字),近一年連劾周首輔數本,將他打發到浙江來實乃一石二鳥!看他對東林黨人下的去手否?”

“他先前幾道奏章未被采納,再去彈劾首輔自不會討好。可惜!”

楊世騏有些個同情身處大內、耳目閉塞的那位萬歲爺。也難怪,言官們良莠不齊,確有邀名買直、沽名市德之輩。

讓一個讀的書比自家還少的孤家寡人,能勘破人心是非,卻是難為他了。不見連那孫老樞輔都力有不逮,數次請辭了麼?

不再去理會這檔子事兒。

“衛所可還好?”

“還好!有三事要向戶侯稟報。一是宋德勤來過一次,瞧了瞧城寨未建成,未有與任何人招呼,便回了;二是來建城的班軍,見我瑞山所人人給田五十畝,頗為心動,意欲來投;三是各鄉老又來催促秋糧減租。”

“宋德勤那吃裏扒外的雜碎,且等我下山再料理他。勾搭侯府之事,莫要叫趙大有知曉,免生事端。至於田土,你也知是為了先占住名,才分得五十畝,與有司的官司還有得打了。那群看中田土而來的軍戶丁餘不要也罷!這減租麼,佃種的軍田,可參照官田量租減一鬥。私田,一勺也減不得!”

裏甲製早已崩解,裏正甲首名存實亡。原本糧長收糧,後又改為老人治鄉。直至今日,一條鞭法,各都圖皆有收銀總催包攬。

照著黃冊、魚鱗冊收稅,已是便宜他們,楊世騏早在候機清查隱田隱丁了,還想減租?

軍田便不一樣。一是佃戶多是小姓畸零戶,楊世騏要將他等拉攏過來,壯丁可脫身操練;二是照圖冊看是人少地更少,可滿是拋荒的田土,給佃戶們減租可鼓勵他等開荒。

“戶侯!那幾個民籍的家丁意欲勾丁分田,此事可準?”何紀學又想起一事。

“自己人,怎的都好說。照老規矩,實分二十畝,登冊五十畝。這些時日,傳令各家男丁,要打起精神了!那步時任此去雇來的礦徒,可不比班軍、囚徒,隻會偷雞摸狗!”

【注1】杉木大多一剖二運輸,靠樹根一半稱平頭,靠樹梢一半稱鷹架。按圍粗,各稱一號平頭(鷹架),或二號、三號。一根杉木大多是一號平頭對應一號鷹架,書中所述,為不計運費,一號木之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