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柸?栒? 波瀾又起(2 / 3)

“這三個人犯……”

“定是遠近的毛賊,惦記著瑞山的工料!”念他幾個都曾是軍中漢子,楊世騏不欲將這幾人交給錦衣衛審訊。

“未必!我觀這幾人刀法頗似軍中獨有,也該是軍中混過幾年的。戶侯不想知曉是哪個在惦記著您麼?”

“吳都帥好眼力!楊某急衝衝殺出來,倒是未知!山猴,帶他們上山,仔細審過了!”楊世騏還是不願交給錦衣衛,軍中事軍中了:“謝過都帥提醒!”

“戶侯客氣了!自強,你去陪著瞧瞧。若是不開口,使些手段出來!”吳孟明對著身後那狗才招呼道。

虛情假意拜祭過,那邊也審出了結果。

原來三人是中軍都督府掌印左都督、陽武侯的家丁。事情的緣由竟要從一年前在天津衛閘關堵船說起。

楊世騏彼時曾上岸暴打了一頓私設關卡的十幾個侯府豪奴。在被打的十幾人裏有一個侯爺的族子,外出做了莊管事,一並挨了打,斷了腿。

這家侯府近幾代人不爭氣,沒了權勢。被打的又是庶的不能再庶的庶子,不欲多事,摟銀子是正經。罵了幾句,也並不太在意。可這庶子竟有個同胞妹妹做了陽武侯家五子的小妾。這妹子正在受寵,哭啼啼請托過去。

正逢陽武侯那時還是左軍府掌印,管著遼東、浙江的衛所。這小侯爺心想著,遷衛的事兒,老侯爺還幫著楊世騏說過話,忒不給麵子了!一口應承了。本想找回場子,落楊世騏個臉麵,賠些銀子,此事也就罷了。

一路跟到南京,追上了楊世騏。在南京,小侯爺心想,這廝六親不認,愣頭青!自家這個小侯爺那是旁人的奉承話,又不是世子。直愣愣上去,怕是也要被打一頓。

遂尋督府中老侯爺的故舊,原想刁難一番,安置銀不撥,糧種不給。在楊世騏走投無路時,然後出麵,要那楊世騏感恩戴德一番,裏外找回,也便罷了。

人算不如天算。先是老侯爺調了中軍府掌印,同左軍府總是隔了一層。又是那愣頭青不講規矩,扣了瑞山秋稅,自管自告病,進山守孝去了!

且那廝越活越滋潤,連寨子都修了起來!自家卻是興師動眾、海口誇下,沒了個收場!越想越氣惱,公子脾氣上來了,定要找機會陰他一遭方解恨!

這時老侯爺派人送信來了。自家正被禦史彈劾縱奴行凶、反誣以盜,一身官司,讓他在浙江消停了,速回京師。顧忌著老侯爺的脾氣,趕忙回北京了。留下三個家丁,粗手粗腳,做起了暗樁的活計。如此這般。

楊世騏哭笑不得。末了,又供出,瑞山副千戶宋德勤在金華一直同小侯爺勾搭著。這倒是惱人!吳孟明這邊聽著口供,那邊睨著楊世騏,瞧他怎生處置。

冤家宜解不宜結。更何況老侯爺去年相幫過自己,這三個家丁又是邊軍出身,不欲他們難做。當即修書一封,賠了天津那家侯府家奴五十兩湯藥費。將他們打發了。

吳孟明瞪大了眼睛。這非是傳言中的楊世騏!這廝連秋稅也敢截留,燥性上來了,哪個不是手折腿斷?方才要是晚一會兒現身,幾個校尉怕是全得殘了?此次竟懼怕陽武侯的家奴?還賠湯藥?

可在人家地盤裏,沒摸透皇上的心意之前,還不能妄動。隻朝楊世騏道:

“戶侯高義!我家亦有個小崽子被打碎了肩,日後怕是當不得差了!”

明著伸手了。楊世騏不囉嗦,拿出二十兩,遞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