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數學(2 / 2)

3、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數學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數學來源於實踐而又應用於實際生活。新課程中突出體現了數學知識的“生活化”,使數學的學習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現實,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源於現實,寓於現實”。同時,新課程中更強調將數學語言、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廣泛地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麵麵,讓學生真正進入到“處處留意數學,時時用數學”的意境。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注重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通過豐富的實例引入數學知識,引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4、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標準》在課程基本理念中倡導積極主動、勇於探索的學習方式。並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該隻限於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高中數學還應當倡導主動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學習方式”。這些學習方式有助於發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教師引導下的“再創造”過程。現行的新教材很好地執行了這一理念。因為每冊書都設立了研究性學習材料,為學生形成積極主動、多樣的學習方式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因此應重視對研究性學習的教學.隻利用好這幾個研究性學習材料是遠遠不夠的,應該把研究性學習滲透到平時的教學中。應從教材的例習題和平時的練習題中,合理選材、組材,編製研究性學習素材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習慣,能綜合應用數學知識去發現、探索、提煉、研究和解決問題的品質。

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是一個長期艱難的探索過程,需要廣大教師積極地參與,而不是信任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希望教學方式能日新月異,能帶給學生最好的教學效果。新課程改革是一個艱難而又漫長的過程,教師應該順應時代潮流,轉變教育理念,提高素質修養,充分發揮新課程改革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