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由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具體負責檢查、考核和評價工作,即在企業管理控製的過程中,一旦通過會計控製的調查和評價,內部審計職能就能夠客觀地評價製度設計的效果及實施程度。比如:運用檢查、考核與評價手段,可以督促管理人員切實執行內部會計控製製度,使內部會計控製製度落實到位,同時要不斷完善內控體係,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從而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一是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設置好內控會計人員的工作崗位,並結合工作實際確定每個內控會計崗位的職責所在;二是建立“責權利”分明的內控會計工作崗位,然後結合內控會計工作崗位的業務量和繁簡程度,實行定員定崗;三是製定企業內控人員的輪崗製度,要定期對內控會計人員的工作崗位進行輪換,使每個內控會計人員都能夠熟悉本企業的會計工作和操作流程,從而全麵提升本企業的會計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四是要根據世界上較為先進的企業的內控製度,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製定切實可行的內控會計績效工作考核辦法,以此來保障內控會計人員的積極性和創新性,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管理工作
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對不合法,不真實的原始憑證、違反我國財政製度,我國財務會計製度規定的財務收支,要嚴格根據《會計法》的相關規定處理;保證不受他人指使和強令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對會計數據篡改的情形出現;單位領導必須在法定期限內對會計人員發現並提出的違法收支書麵意見,作出相關處理決定。
(四)應當積極建立完善保障基礎會計工作質量的各種措施
單位管理層、業務部門和財務會計人員應了解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要性,對《會計基礎工作規範》的相關規定要認真學習,內部會計管理製度建設要不斷加強,對會計基礎工作水平要不斷提高,要認識到會計基礎工作的加強會很大程度上保證會計工作水平的提高和會計信息的高質量。會計基礎工作不僅具有單位的內部管理意義,同樣也是社會管理行為。會計基礎薄弱,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和違法的經濟行為和後果不僅影響本單位的經濟發展,也嚴重侵害和國家利益,會擾亂市場經濟秩序,使得經濟決策失當,危害我國經濟發展。加強建設科學的會計基礎工作機製,對會計信息失真進行治理的過程是我國法製和法治不斷完善和健全的過程。
四、結語
有關部門要加強執法能力,對會計工作,尤其是會計基礎工作,要定期開展檢查和指導,及時發現問題,並及時對此進行糾正,加強從源頭的控製,減少單位與會計部門的矛盾,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也有利於進一步保持會計人員的獨立地位。充分發揮稅務、財政、審計等部門和社會力量對財務信息聯合進行檢查,形成完整的、綜合性的財務會計信息外部監督係統,注重實施經濟責任審計。
參考文獻:
[1]朱冬燕.淺析會計基礎管理工作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1(7):145.
[2]婁濤.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的探討[J].會計之友,2009(16):28-29.
[3]劉素萍.提高會計工作質量必須強化會計基礎工作[J].科技資訊,2006(32).
[4]朱照興.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提高會計工作質量[J].時代經貿(學術版),2006,6(9):17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