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會專業中會計基礎工作的探析
財會探析
作者:周雅琴
[摘要]:會計基礎工作為企業管理層提供了企業生產運營中所有方麵的數據和信息。它反映了整個企業的生產狀況,數據資料是否真實、準確、完整,完全左右著企業管理層對企業各項決策的做出判斷,對企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財會專業中會計基礎工作、會計基礎工作對會計質量的影響及提高會計基礎工作質量的措施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財會 專業 會計 基礎 工作
一、我國會計基礎工作的現狀
會計監管製度及機構執法力度有待提高和完善,經濟學家劉勁哲早就指出:我國頒布的各種財經法律規範很多,一些學者相關方麵立法和研究工作也做了很多,但真正得到落實實施的卻不是很多。企業內部監督部門要聽從領導的指揮,外部監督部門要遵守當地政府的領導。同時,外部監管工作也沒有得到良好的落實實施。部分企業存在會計基礎工作漏洞,會計基礎工作的管理沒有力度,非常薄弱,這導致在會計工作中,經常出現一些錯誤和違法行為,主要是因為會計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不強,自我控製力和外部環境約束力度不夠。記賬憑證隨意填寫、會計核算不規範,內部監督製度不完善。
二、會計基礎工作對會計質量的影響
(一)對財務報告的影響
財務報告是日常會計工作產生的會計數據彙總編報形成的。會計基礎工作也是財務報告的基礎工作,如果會計基礎工作不規範、出現漏洞和錯誤,將直接導致虛假財務報告提供是錯誤財務數據,從而使針對報表的財務分析和後期工作也跟著出現偏差。新會計準則對財務報告也充分提高了準確性方麵的要求,謹慎性原則在財務報表中體現的比較充分。謹慎性原則要求會計核算中,不得高估資產或低估收益,不得低估費用和負債。
(二)對全麵預算管理的影響
推行全麵預算管理,合理配置企業資源,對業務流程進行簡化,提供決策支持,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在促進企業業務重組、流程再造中發揮積極作用。企業預算包括資本預算、業務預算外,更重要的是財務預算。現代企業管理要求企業預算管理要與會計信息係統緊密結合,在預算編製和執行過程中,任何異常現象都應通過會計信息係統及時進行反饋,通過預算製定的預警係統,及時發現並解決執行過程中出現的異常狀況和問題,並通過預算考評體係,有效激勵管理和經營活動按照預期的計劃按部就班地進行下去。其中基礎會計工作在企業預算執行中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位置。
三、提高會計基礎工作質量的措施
(一)加強會計基礎工作、培養正確方法
隨著會計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成熟發展,應改變會計人員的素質與經濟發展需要不相協調的弊端。我們要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會計人員培訓等一係列內容,培養會計人員多方麵的能力。對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要大力加強,讓他們積極學習並應用到實踐中,使質量得到保證,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突出重點,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促進會計隊伍的知識結構和專業結構的完善,促進變革會計人員的理財理念。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要加強,使財會人員素質被積極提高,同時實施會計委派製度,對財務人員的職責和權利要積極進行保障。
(二)加強日常工作中會計基礎工作的正確運用,建立完善企業的內部控製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