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問題及對策(3 / 3)

2.優化融資環境

目前我國融資渠道單一,融資環境苛刻,各種融資手段成本差別較大,銀行貸款、發行債券等債務融資方式的成本要遠遠高於股權融資。尤其是一些在融資方麵能力不足的公司,不得不降低派現額度,解決公司資金需求。此外,苛刻的負債融資環境迫使上市公司采取權益融資的方式,而證監會對於再融資有明確的現金股利分配條件,基於現實情況,如果執意派現,對其財務狀況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因此,要從根本上完善我國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就要優化上市公司的融資環境,開辟多種形式的融資渠道。

(二)強化內部經營和治理,優化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內部環境

1.根據上市公司成長階段製定適合的股利政策

上市公司的發展情況對製定股利政策有著不可否認、舉足輕重的影響,企業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根據不同的情勢,靈活的製定股利利政策,使股利政策能夠與時俱進,更具有時效性,更好的促進企業的發展。在初創期,可以不分發或少分發股利,在成長期可以選擇股票股利作為主要股利發放形式,在成熟期應當選擇現金股利作為主要股利發放形式,而在衰退期可以不分發股利或者采取股票回購的形式。

2.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對上市公司來說,股利分配的根源是其盈利能力,能力高低決定著股利分配的多寡。從根本上來看,我國股利分配中的問題都和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不足有著直接的關係。基於此,為了上市公司的穩定發展,其要轉變思維,不能將股市看做是“圈錢”的工具,其重點應該轉向自身盈利能力的提升上,這才是長遠之計。在努力提升企業自身的盈利能力的同時,還要確定留存收益與發放股利的適當比例,做到股利發放與公司發展的協調性與一致性。

(三)轉變投資者的理念

由於我國長期以來不分紅的股利政策,導致許多投資者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觀念,市場中的投資者(中小投資者)往往缺乏股東意識,對股利政策並不關心,多有較強的投資心理,隻關心股價的變化,從中獲得資本利得。要改變這一情況,就必須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培訓,通過宣傳不斷轉變他們的投資理念,使他們意識到分紅是股東應有的權益,參與到公司股利決策中來。這樣做不僅可以減少市場上的多度投機的不良環境,也可以促使公司的股利政策合理化。

(四)增強上市公司履行義務的責任

首先,提高經營管理能力。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股利發放的基礎,是提高公司股利發放水平的根本渠道,所以應該改善投資經營理念,以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要求自己,解決公司內部資源配置、治理結構的問題,製定合理的發展計劃。上市公司也應該進一步優化自身的資產結構,加強風險管理,拓寬公司業務,以期獲得更多的融資機會。

其次,完善治理結構,建立保護股東利益的機製。繼續優化股權結構,進一步加強國有股的流通,並分散其股權,對股東持股比例進行限製,減少大股東濫用權力侵占中小股東利益的情況。同時製定相關的規章製度,對公司經營者和董事的不規範行為作出處罰規定,保護投資者的權益。

最後,應該改善投資經營理念,以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要求自己,加強對公司的資金運作的管理,重視股利政策在公司財務中的作用,科學的製定公司的股利政策,采用穩定的股利政策,維護股東的權益。

參考文獻:

[1]楊晶.代理成本視角下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J].商業會計,2013(23):103-104.

[2]宋博民,李美玲.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支付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4(04):77-79.

[3]何自娟,劉鳳英.中國金融行業上市公司股利支付影響因素分析[J].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01):45-48.

[4]原紅旗.中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M].北京:中國財經大學出版社,2014.

[5]黃娟娟.行為股利政策[M].廈門大學出版社,2012.

[6][8]Merton H. Miller, Kevin Rock. Dividend Policy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85(40): 1031-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