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企業沒有設置專門管理企業信用的信用管理部門,一般是由財務部門兼任這一職責。雖然財務部門通過對應收賬款的記錄分析可以適當了解到客戶的資信狀況,但由於信用管理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和綜合性較強的工作,需要專業人員進行大量的調查、分析和專業化管理。若這些工作不規範,企業信用政策製定不合理,追討欠款工作不力等都有可能是企業自身蒙受風險和損失。設立獨立的信用管理部門,同時也能夠有力加強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監督與控製,防止舞弊。
3.賒銷審批程序不夠完善。業務交易上,實行賒銷交易審批程序的經辦人員沒有經過有效審批人員批準,便辦理賒銷業務。造成出現了某一員工單獨控製業務的情形,並且對交易審批程序的執行情況沒有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監督檢查。
(四)沒有建立有效的應收賬款預警係統
應收賬款預警係統是為了避免應收賬款過度膨脹,提高企業預測應收賬款風險的能力而建立的一個防預係統。如果企業實際收得的款項不能滿足同期經營所需的現金支付時,就會影響企業正常的經營。如拖欠職工工資便會影響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如果沒有足額的現金用於償還剛性的債務勢必增大企業的財務風險。沒有預警係統,則當應收賬款周轉率、收現保證率、壞賬損失率等評價應收賬款的指標接近或超過一定的標準時沒有提示,這樣勢必造成應收賬款信息失靈,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
(五)企業內部激勵機製不完善
很多企業缺乏有效、完善的激勵機製,過度強調占有市場,將工資報酬與銷售任務掛鉤,而忽略了產生壞賬的可能性,未將應收賬款納入考核體係。用銷售發貨開票指標考核業務部門的工作業績,致使銷售人員為了追求個人利益,隻關心銷售任務的完成,往往采用賒銷方式,而無心考察購貨方的償債能力。最後雖然提高了個人銷售指標,卻導致企業應收賬款大幅度上升,從而使應收賬款狀況日趨惡化。對這部分應收賬款,企業沒有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有關部門和經銷人員全權負責追款,致使應收賬款大量沉積下來。如此惡性循環,企業的壞賬風險與費用開支不斷擴大,給企業經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三、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的防範與控製
(一)事前控製
1.加強認識,及時走出應收賬款管理的誤區.應收賬款管理關係到企業的最根本利益,涉及到銷售部門、財務部門和信息部門等多個部門,因此,企業負責人、銷售人員和財務人員必須重視應收賬款收不回的風險,認識其危害性。在確定賒銷政策時,一定要謹慎、科學地測算各種賒銷政策將給企業增加的收益和由此付出的代價。由於應收賬款管理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所以企業的重視程度是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的首要條件。
2.建立科學的信用評價體係,製訂合理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是企業財務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對應收賬款進行規劃與管理而指定的基本原則和行為規範。信用政策製定之後,一定要全麵、有效地貫徹實施:對客戶的信用狀況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評估;為客戶確定適當的信用額度;采取有效的收賬策略。
3.建立和完善應收賬款預警係統。建立和完善應收賬款預警係統,當發生財務風險時,要及時調整信用政策。應收賬款預警係統是以企業信息化為基礎,對應收賬款中潛在的風險進行實時監控的係統。一般設有兩項指標:(1)最高賒銷額。對主要客戶分別設定最高賒銷金額,超過這一額度不能再發貨。對事實上超過設定賒銷額最高限的客戶,堅持每月的收款大於供貨,直至壓縮到最高賒銷額以內。(2)最長賒銷期。設立最長欠款期限,由業務人員在到期前跟單催收。如到期未收回欠款則立即停止供貨,組織追款。
4.進行信用保險,減少風險。在國外,企業為了避免在提供賒銷時遭受意外的壞賬損失,可以向保險公司投保信用險。雖然信用保險僅限於非正常損失,但是這種方式仍然可以把企業所不能預料的重大損失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使應收賬款的損失率降至最低。在投保時,應在壞賬損失和保險費之間進行權衡,以使企業風險最小,收益最大。目前我國保險公司尚未開展這項業務。但隨著我國保險事業的發展,這項業務一定也會開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