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的防範與控製(3 / 3)

(二)事中控製

1.加強對應收賬款的追蹤管理。企業的客戶賒銷了產品,能否按期償還貨款,主要取決於客戶的信用品質、財務狀況及客戶是否可以實現該產品的價值轉換或增值等因素。客戶的信用品質和財務狀況是有可能隨時發生變化的,因此,企業應實施嚴密的跟蹤,隨時掌握回收情況。一般而言,客戶逾期拖欠賬款時間越長,賬款催收的難度越大,成為呆壞賬損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將那些掛賬金額大、掛賬時間長、經營狀況差的客戶的欠款作為考察的重點,以防患於未然。

2.建立和完善應收賬款內部控製製度。(1)加強管理與監控職能部門,按財務管理內部牽製原則,定期或不定期對營銷網點進行巡視監察和內部審計。防範因管理不嚴而出現的挪用、貪汙及資金體外循環等問題,降低風險。(2)改進內部核算辦法。分別針對不同的銷售業務,分別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與程序以示區別,並采取相應的管理對策。(3)建立健全賒銷審批製度。要加強賒銷管理,對應收賬款在賒銷額度以內的,收付結算部門按照應收賬款日常處理辦法加強追收,爭取將賒銷額度減少,對於超出銷售政策各信用政策的賒銷業務,必須嚴格按賒銷審批程序進行逐級審批,重要的賒銷應實行集體決策審批。(4)建立健全公司內部監控製度。針對應收賬款在賒銷業務中的每一個環節,健全應收賬款的內部控製製度。努力形成一整套規範化的對應收賬款的事前控製、事中控製、事後控製程序。

3.建立企業應收賬款信息管理係統。建立企業應收賬款信息管理係統,對客戶進行跟蹤監督,確保客戶能正常支付貨款,最大限度地降低逾期賬款發生率。通過應收賬款信息管理係統,銷售部門業務員掌握的客戶資料、管理人員的實地考察、客戶的其他供應商調查的情況、網絡數據和其他公開的信息渠道,可以與客戶經常保持聯係,提醒其付款到期日;可以發現貨物質量、包裝、運輸、貨運期以及結算上存在的問題與糾紛,及時作出相應決策;可以維持與客戶的良好關係,同時也使客戶感受到債權人施加的壓力,極大地提高應收賬款回收率。

4.規範會計賬務處理程序,發揮會計核算監督作用。財務部門應及時進行賒銷業務的賬務處理。根據《企業會計製度》規定,當賒銷業務產生時,財務應按權責發生製及時入賬,並據此設置“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和“壞賬準備”等賬戶,相關的總賬和明細賬應由不同的人員分工負責,加強相互控製。企業財務部門應定期向賒銷客戶寄送對賬單和催交欠款通知書。對未超過期限的賒銷客戶,主要是獲得經雙方銷售、財務經辦人確認無誤並簽章的對賬單,作為雙方對賬的原始依據;對超過期限的賒銷客戶,在發出對賬單的同時,需分發催交欠款通知書,及時催收欠款。企業銷售部門有關經辦人員應積極配合財務部門做好此項工作。

(三)事後控製

1.建立、健全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製度。《企業會計準則》中明確規定:“各種應收賬款應當及時清算、催收,定期與對方對賬核實。經確定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已提壞賬準備金的,應當衝減壞賬準備金;未提壞賬準備金的,應當作為壞賬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壞賬損失的實質是不能收回的應收賬款,有應收賬款的存在就會產生應收賬款收不回的可能性。企業應遵循謹慎性原則,在每年年度終了時,對應收賬款進行全麵檢查,預計各項應收賬款發生壞賬的可能性。正確計提壞賬準備,包括選擇合理的計提壞賬準備的方法,正確計算壞賬準備金,對壞賬準備進行正確的會計處理。

2.建立企業銷售責任製,健全企業內部激勵機製。為了進一步調動業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增加企業經濟效益。企業應建立應收賬款責任製,製定嚴格的回款考核製度,按照誰銷售、誰負責的原則,以實際收到的賬款作為業務部門的考核指標,與獎懲掛鉤,實行過錯追究製度。

3.借助應收賬款出售與融資渠道提高變現能力。(1)出售債權。企業為盡早回籠資金,可以將未到期的應收賬款向銀行或其他融資公司出售,把應收賬款回收中存在的風險部分或全部轉嫁給他方,以提前取得資金,加速企業流動資金周轉。(2)將應收賬款改為應收票據。采取資產流動性轉移,將應收賬款轉化為流動性更強的資產。由於票據比應收賬款具有更強的索取權,可在未到期時向銀行貼現、也可以背書轉讓,因此流動性更強。

4.開展債務重組,盤活資金。債務重組是處置企業應收賬款的一種有效方法,進行必要的債務重組,盡可能降低損失。可以采取貼現方式收回賬款、債轉股、以非現金資產收回債權等方式處置企業所有的應收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