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的防範與控製
企業成長
作者:石雷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商業信用的推行,企業應收賬款數額明顯增多,對應收賬款的管理已經成為企業經營活動中日益重要的問題。本文對現階段我國企業應收賬款存在的風險及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針對企業應收賬款運行過程的事前、事中、事後三個階段分別提出防範與控製措施。
[關鍵詞]:應收賬款 風險 防範控製
一、應收賬款產生的風險
(一)降低了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使企業的綜合效率下降
由於企業賒銷商品產生了一些沒有現金流入的銷售業務。因此會占用大量的流動資金,企業因大量的流動資金沉澱在非生產環節上,必將影響資金的周轉,致使企業現金短缺,進而影響企業正常經營,無法實現既定效益目標。如果企業無法及時將盈利轉變為可供支配的現金流,就會因無法把握投資機會而降低資金的使用效率,限製了企業的發展,甚至會影響到企業的生存。為了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企業不得不利用向銀行貸款等手段來補充流動資金,導致財務費用增加,融資風險加大,加重企業負擔。
(二)應收賬款誇大了企業經營成果,使企業存在著潛虧或損失
我國的企業以權責發生製為記賬基礎,發生的賒銷全部記入當期收入,使得企業的賬麵利潤增加。因此,企業應收賬款的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虛增了賬麵銷售收入,誇大了企業經營成果。較高數額的應收賬款將直接導致企業現金流的減少,出現有利潤而無資金,財務狀況不錯卻資金匱乏的局麵。賒銷雖然可以增加利潤,但因為本期的現金收入並未實現,反而會增加企業的現金流出。企業不得不墊付資金來繳納各種稅金和支付費用。
(三)增加了企業管理成本和機會成本
應收賬款的增加還會造成管理費用和機會成本的增加。企業要充分認識和估算應收賬款的成本,進行科學管理。首先,被應收賬款占用的資金,客觀上要求在經營中加速周轉,得到回報,但由於應收賬款的大量存在,特別是逾期應收賬款的比例在不斷上升,導致被占用在應收賬款上的資金喪失了其時間價值。其次,因應收賬款引起在催收過程中,迫使企業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加大了催收成本。同時,因大量資金被沉澱,借款時間被延長,增加了利息費用。由於各種管理費用加大,使得資金喪失了贏利機會,增加了資金的機會成本。
(四)產生壞賬損失
企業有了應收賬款,就有了壞賬損失的可能。企業的應收賬款發生以後,隻要是經過了對客戶正常的信用評估,履行了嚴格的賒銷審批程序,應收賬款就應該能按時收回。但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市場情況有時難以預料,應收賬款形成的銷售收入並未給企業帶來實際的現金流入,如果不能及時催收與清理,就會出現賬齡老化,形成呆賬、壞賬,使企業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二、應收賬款風險產生的原因
(一)盲目賒銷,缺乏風險防範意識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條件下,企業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不僅要在產品的種類、價格、成本上下功夫,而且必須靈活運用商業信用手段。但是,某些企業的風險防範意識不強,為了擴大產品銷售,在事先未對付款人資信情況作深入調查、對應收賬款風險進行正確評估的情況下,盲目地采用賒銷策略去爭奪市場,采用較寬鬆的信用政策,隻重視賬麵的高利潤,忽視了大量被客戶拖欠、占用的流動資金能否及時收回的問題。導致企業流動資金周轉受阻,出現潛在的財務風險,給企業經營帶來隱患,從而成為應收賬款風險加大的主要原因。
(二)信用管理機製與應收賬款信用政策不健全
企業對往來客戶的資信狀況進行科學分析與評估是從源頭上扼製應收賬款增加和形成壞賬的重要途徑。客戶的信用風險是客戶不良的信用對應收賬款產生的風險。目前企業授予客戶的信用是在主觀決策控製下運作的,為了占領市場,往往缺少自我保護意識,缺乏有效的信用決策係統,企業沒有統一的客戶資信管理製度和客戶授信製度,客戶的信用檔案不完整。對客戶履行償債義務的可能性多大,客戶償債能力如何,缺乏必要的科學分析和評估。對客戶的財務實力和財務狀況不予重視,更不可能針對不同的往來客戶製定不同的信用政策。
(三)企業缺乏有效而完善的內部控製製度
1.有些企業對應收賬款的管理缺乏規章製度,或有章不循,形同虛設。企業應收賬款要及時回籠,要求銷售部門和財務部門必須緊密而有效的配合兩個部門應相互監督、相互合作。銷售部門將收到的賬款交給財務部門及時入賬,使財務部門準確掌握應收賬款償還情況,做好客戶還款記錄;財務部門及時將客戶還款請款反饋給銷售部門,使銷售部門能正確選擇賒銷對象。但在實際工作中,財務部門與銷售部門往往缺乏溝通核對,各行其是,嚴重脫節。造成出現問題部門之間互相推諉,問題不能及時暴露,得到盡快解決,致使一些企業應收賬款逐年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