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發展農村小額貸款公司突破中小企業融資困境(1 / 2)

發展農村小額貸款公司突破中小企業融資困境

理論研究

作者:陳惺

[摘要]:在充分說明了我國的金融環境與中小企業基本情況的前提下,通過對的88家中小企業融資情況進行實地調研,利用數據對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進行分析,並著重探討了小額貸款公司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結果顯示,小額貸款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但還存在諸多的不足之處,小額貸款公司在建立自己客戶群等方麵還有待提高。

[關鍵詞]:小額貸款公司 中小企業 融資

一、我國金融環境現狀及企業基本情況

(一)經濟發展狀況及金融環境——以江蘇淮陰市為例

截至2008年底,域麵積1264平方公裏,現轄21個鄉鎮和我國淮陰經濟開發區、工業新區,全區共90萬人。2008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1.81億元,增長22.7%;財政總收入達到13.6億元、增長35%,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7.7億元、增長44.3%。2009年上半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9億元,增長15.5%;財政總收入、一般預算收入分別達到8.52億元和5.28億元,分別增長24.32%和25.65%。2008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3.6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一般預算收入7.7億元,比上年增長44.3%。財政總支出15.63億元,增長27.5%。一般預算支出13.34億元,增長23.5%;基金預算支出2.3億元,增長57.13%。

(二)企業基本情況

截至2008年底,建有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2家,其中國家級1家、市級11家。近年來,以省級淮陰經濟開發區、工業新區和鄉鎮工業集中區為承載,引進各類企業1000餘家,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基礎。淮陰經濟開發區形成了鋼鐵和機械加工、食品加工、太陽能熱水器等三大特色產業,雙彙食品、桑樂太陽能等一大批知名企業先後落戶。工業新區依托豐富的地下岩鹽資源,重點打造鹽硝百億元級產業,現已有南風元明粉等10餘家企業入駐。

二、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樣本說明

本文以我國的143家中小企業為調查對象,調研時間2010年8月17日至22日,采取隨機抽樣法,兼顧產業、規模、融資情況差異,最終得到了88家企業(含8個個體工商戶)的有效數據,其中工業園區企業40家,小額貸款公司客戶企業22家,農信社客戶企業18家。調查對象為企業家或財務負責人。

(二)樣本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1.融資需求旺盛,但限製瓶頸多

共有143家中小企業,筆者實地走訪調查了其中的88家,統計數據現實這其中2008年以來需要貸款的企業有71家,其中的66家曾經向正規銀行申請貸款,得到了正規銀行的貸款的有58家,但是,這58家企業中僅有16家企業獲得了所申請的全部數額貸款。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僅有19.2%的中小企業能通過正規銀行滿足自己的資金需求。融資難成為製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從現行的理論來說,可以將其概況為“自然融資屏障”理論。1931年,McMillan在一份關於中小企業問題的調查報告中,提出當企業需要的外源資本的規模低於25萬英鎊時,很難在資本市場融得資金,這個融資缺口形成了中小企業的“自然融資屏障”。

2.融資渠道較單一,但小額貸款公司發展迅速

在沒有農村小額貸款公司的情況下,大部分中小企業是通過國有銀行和農信社進行融資的,而有了農村小額貸款公司以後則集中在國有銀行、農信社和農村小額貸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