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中小微企業信貸調查技術(1 / 2)

淺析中小微企業信貸調查技術

理論研究

作者:牛園園

[摘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中小微企業數量急劇上升,早在2010年,我國的中小企業總數已占到所有企業總數的99%,但是這些中小微企業大多無法直接從資本市場上融資,主要還是依賴於商業銀行貸款等渠道,從銀行信貸調查實踐角度出發,簡要闡述了在調查過程中,銀行客戶經理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關鍵詞]:中小微企業 信貸 調查

“現代營銷學之父”科特勒曾經說過:中小企業是任何一個經濟體真正增長的發動機。一個社會真正的發展,要靠中小企業的驅動。從銀行角度來說,無論是出於社會效益,還是經濟效益考慮,各家商業銀行都在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但是同時也存在諸多因素影響中小微企業的貸款質量。一方麵中小微企業大都處於產業鏈和價值鏈的末端,規模比較小,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弱,一旦遇到政策變動或經濟波動,中小微企業往往首當其衝受到影響。另一方麵,就是信息不對稱問題,商業銀行難以完全掌握企業的經營狀況,小微企業為了獲得銀行的貸款,也可能會隱瞞一些對自己不利的信息。如何在加大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和保證銀行貸款質量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這就需要客戶經理提高自身素質,識別出有需求、有能力貸款的企業,本文從四個方麵簡要討論了客戶經理在中小微企業信貸調查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充分了解企業主人品及能力

企業主人品及能力對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企業因為管理製度、人才選拔任用製度、上下遊客戶合作等相對較成熟,所以企業實際控製人的更換對企業的影響遠不及中小微企業主對企業的影響大。中小微企業主的能力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狀況,有些企業因為企業主的身體原因或是意外事故,由企業主子女接管企業,但是不少“少東家”因為年輕心思不在企業發展上或是能力有限,使企業發展每況愈下,這也是各銀行規定企業主年齡在多少周歲以下的原因之一。企業主的人品又直接關乎企業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是否會及時還款,在實際案例中,有許多不良貸款的產生並不是因為企業沒有資金償還貸款,而是企業主人品不好,惡意逃費債務。

對企業主的調查內容包括企業主是否涉及黃、賭、毒、高息民間借貸等,平時是否有欠債不還的習慣,以及企業主的個人簡曆,通過簡曆了解企業主是否頻繁換行業。

調查形式除了常規的征信記錄、和企業主交談等方式,還可以搜集一些軟信息,中國是熟人社會,一般通過五個中間人即可以打聽到企業主,尤其是對於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河北地區一般在縣域都有網點,這樣網點的客戶經理很容易就能打探到本縣企業主的相關情況。

二、對財務信息開展靈活調查

中小微企業的財務往往不像大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財務那麼正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對中小微企業授信時財務調查不重要,財務調查是核實企業銷售收入等財務信息的最重要途徑,隻不過在調查技術上,可以靈活掌握。

一是不必麵麵俱到,重點核實收入和應收賬款。財務信息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在對大企業進行調查時,調查內容也非常複雜,但是如果對中小微企業采取和大企業相同的調查內容就顯得不是很現實,一方麵中小微企業本身財務就不正規,有很多企業隻是單純記個流水賬,本身沒有那麼多會計科目可供調查;另一方麵,中小微企業貸款金額相對較少,有的甚至是幾十萬的貸款金額,客戶經理的自身素質也有待提高,如果調查如大企業般詳盡,可能需要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這對企業和客戶經理都是一種時間和人力的浪費。那麼應該著重調查哪些內容呢?筆者認為首先是銷售收入,即“能賣多少貨?能賣多少錢?”。另外一個需要著重核實的財務指標是應收賬款,“現金為王”在當前經濟形勢下行的大環境下顯得尤為重要,有太多發展不錯的企業銷售情況良好,但是應收賬款回收不及時導致資金鏈斷裂,甚至導致企業破產。

二是不必拘泥於形式,財務憑證可以不正規,但必須真實。中小企業財務狀況的共性就是不正規,有的小企業甚至沒有專職會計,尤其是一些“夫妻檔”隻有一本流水賬或者發貨單,貸款時需要的報表也是臨時請兼職會計做的。鑒於此情況,如果貸款銀行一刀切要求企業提供正規的財務憑證及總賬明細賬等,隻會造成一種結果:為難了企業,也為難了貸款銀行自己。為難企業顯而易見,為什麼還說是為難了貸款銀行自己呢?因為企業沒有這些財務,貸款銀行要求必須提供,那企業就隻能臨時造財務,臨時造的財務數據準確性難以保證,會成為更大的風險點,所以倒不如摒棄這些形式化的東西,塌下心來去研究、統計企業的流水賬,既真實,又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