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社會學的基本問題看教育的功能(2 / 2)

根據社會互動論來看,這兩種觀點都太過絕對。社會與個人是相互影響的。社會是由個人的各種心理的、社會的行為構成。在這些過程中,會形成相對穩定社會結構,這種宏觀的社會結構又會反過來影響個人的發展。個人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決定了我們在進行任何微觀的或宏觀的社會行動時,不能忽視這兩者中的任何一部分。教育便是統一這個人與社會的一種普遍的、大眾的活動。教育先從微觀的個人入手,使個人習得個人各種生活方法、技巧,同時也使個人主動或被動的接受社會結構的影響。個人生來隻是一個生物人,必須接受社會的洗禮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社會人。這就是所謂的社會化。“社會化不僅是一個‘生物人’向‘社會人’轉變的過程,而且也是一個內化社會標準、學習角色、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個人要成功的社會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正式的學校教育還是其他形式非正式教育。在這裏,我隻強調正式的教育即學校教育對人社會化的重大影響。“首先,學校是專門為社會化目的而設立的學習機構……學校中的社會化強調專門的學習,帶有半強製性。學校教育對人的社會化具有更強的指導作用。學校受社會的委托,負責年輕一代的社會化工作,幫助他們學會特定的適應社會生活的本領。學校的社會化具有係統性,它一方麵傳授各種科學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努力培養和樹立學生的價值觀念,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麵全麵發展”。

社會是由個人構成的,這是毋庸置疑的,在一定意義上,甚至可以說社會的發展是由個人的發展決定,當然這裏的個人不是現實中的某個具體的個人,這裏的個人是隻有個體構成的群體。社會不是被動的由個人決定,社會也會影響個人,這就是社會與個人之間的互動。個人的互動會形成一定的習俗、規則與規範,這些規範性的東西在一定時間內是固定的、不變的,正因為如此,社會也會影響個人。筆者認為,個人與社會的互動過程中,個人是占第一位的,但是這並不是說社會不重要,相反,它非常重要。個人與社會想要正常的、順利的、持續的、互動,關鍵還是在於個人,在於個人的社會化,而對個人的社會化其重要作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教育。

參考文獻:

[1]薛彥華.教育學[M].科學出版社.

[2]楊兆山.教育學——培養人的科學與藝術[M].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3]侯鈞生.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M].南開大學出版社.

[4]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