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購房熱”及其成員變化
近十年來,據筆者了解Y市市郊規劃了許多新式小區,許多居住在市中心的居民會選擇在郊區買一套房子居住,而將市中心的老房子出租或者幹脆擱置。社區W主任說:“現在住在這裏的居民中許多都搬走了,然後把老人從老家帶到這裏住著,所以這個社區裏老人特別多,我們管理起來也就更麻煩了,本人不在,有些事情我們不好處理,老人住在這裏,我們也不能放著不管。”近幾年來,D社區的人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部分仍然是社區的老居民,由於家庭、失業、地理位置等方麵的原因,他們無法換到新的社區中生活,一部分是被子女接到城市裏居住的老人,還有一部分是在此處居住的外來人口,D社區中的群體之間本身存在極大的差異是造成社區意識淡薄的原因之一。
(四)社區居委會的尷尬
社區居委會資源匱乏是D社區居委會麵臨的尷尬問題。筆者在訪談居委會W主任說:“居委會在群眾中的威信力來自於哪裏,就是居民反映的問題我們能夠解決,可是我們根本沒能力解決,比如東街的路麵破損嚴重,小區裏的綠化,我們向上反映了許多次了,人家根本不搭理我們,我們有什麼辦法。我們能力有限,就隻能那麼放著,時間長了居民也不信任我們了。”在談到社區居民意識淡薄的原因時,W主任更多的將這些歸結到社區委員會自身的問題:“我們這個社區,每年的活動經費非常有限,並且缺少場地,沒有場地並且也沒有資金舉辦活動,以前還舉辦過‘消夏晚會’,最近也沒辦了,場地費還有什麼道具音響的費用太高,居委會沒有那麼多的錢。”顯然D社區中社區居委會不能滿足社區居民自我管理的需求,這是導致社區居民社區意識淡薄的原因。
三、總結
筆者在Y市D社區居住1個月的時間,通過深入到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影響社區居民社區意識淡薄的原因,得到以下結論:在個人情感方麵,由於D社區有多所單位職工組建這一特殊性,造成了以樓為單位的小團體的存在,大量租客和外來人口的存在導致社區內部成員的複雜性和多變性,削弱了居民對社區的熟悉感。“購房熱”及其社區成員的性質發生變化,老年人、原有居民和“租客”的互動性較弱,彼此間缺少同質性。在機構組織方麵,居委會資源缺乏不利於居民的自我管理,居民沒有實現社區參與的機會,這些都是造成居民意識淡薄的原因。
參考文獻:
[1]馮媛媛.從社區居民的社區意識情況看我國城市社區發展——基於885份問卷的調查與研究[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1(06).
[2]雷雨若.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居委會關係的現狀與展望——以廣東汕頭市東方街道辦事處與其社區居委會關係的調查為個案[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