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外執政黨作風建設實踐與對我國的啟示(2 / 3)

其次,人民行動黨始終堅持“無處可見,卻無處不在”的工作原則。在政府機構裏,見不到人民行動黨的黨旗,黨員在平時生活中是隱形的,甚至普通國家公務人員不能加入政黨。行動黨沒有龐大的組織體係,各級機關也沒有黨的組織,更沒有專職黨務工作人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執政黨是“無處可見”的。然而,從總理到部長,從法定機構負責人到社團領袖都是人民行動黨黨員。行動黨通過控製國會、掌管政府來實現長期執政。此外全國建立了80多個支部和分部,遍布20多個選區的每一個角落。從這個角度黨政是合一的,行動黨“無處不在”。

第三,人民行動黨始終保持廉潔和活力。良好的黨風是維護正當公信力的重要條件,行動黨在曆次大選中都統一了著裝,一律白色襯衫長褲表達個人行為的純潔和政府的廉潔。呂元禮教授撰寫的專著《新加坡為什麼能》,著中研究了新加坡為什麼始終能夠一黨長期執政並保持活力,他總結認為:一是以德養廉,使人不想貪;二是以俸養廉,使人不比貪;三是以規養廉,使人不能貪;四是以法保廉,使人不敢貪。在長期的執政歲月中,行動黨對腐敗始終以零容忍的態度,處罰嚴厲,從而獲得了群眾廣泛的支持。

3.瑞典社會民主黨

瑞典社會民主黨是一個百年老黨,目前擁有黨員10萬人。至今除1976—1982年和1991—1994年外,始終獨立執政或領導執政。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與該黨長期以來始終堅持聯係社會大眾的理念和作風建設有極大的關係。

首先,始終堅持“人民之家”的執政理念。該黨早期領袖漢森提出要把國家建設成像一個好的家庭那樣,“我們的國家建設成為一個好的人民之家,使生活與工作其中的人們獲得生存保障,使每個人為了共同的利益而緊密合作”通過“人民之家”瑞典社會民主黨把自己同廣大群眾聯係起來。

其次,始終堅持“福利國家”的執政路線。瑞典社會民主黨以“人民之家”為執政綱領,堅持建設福利國家發展路線,建立了世界上最為完善的社會保障製度,贏得民眾的歡迎。這一執政路線最具特色的是積極性政策所推動的社會公平計劃。如長期執政的社會民主黨通過發展公營部門擴大就業,特別是為婦女、非技術人員以及社會其他弱勢群體提供就業機會。同時,推動以國民收入均等化為導向的分配政策,避免收入的兩極化。充分的就業,分配上的平等化以及健全的社會保障體係,使執政的社會民主黨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同。

第三,始終堅持聯係群眾的工作網絡。社會民主黨與工會始終保持著密切的傳統關係。瑞典是一個高度組織化的社會,全國80%以上的職工都參加了工會。因而工會工作一直是社會民主黨的工作重點。總工會的主席幾乎總是社民黨的全國執委會成員,至少有一個來自全國性行業工會的主席作為社民黨執委會的副主席。除了工會外,社民黨還保持了與其他社會組織如青年聯盟、婦女聯盟、基督教社會民主聯盟等組織的密切聯係,從而擴大了黨聯係群眾的影響力。

第四,始終堅持協商民主擴大黨的社會基礎。社會民主黨除了建立自己的牢固的社會組織,還通過協商民主在政治生活中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上世紀五十年代,埃蘭德首相邀請企業界、工會及各大利益集團領導人定期到他的鄉間別墅“哈普森”共商國事。此後,社民黨在製定、實施政策時,充分地與其他政黨、利益集團、社會團體進行協商與對話。此外,全國勞動力市場委員會已經成為瑞典經濟運行的核心,是政府借助於勞資合作而進行宏觀經濟管理的關鍵角色。1976年,社民黨執政的瑞典議會通過了《勞動生活共決法》,規定工會享有就企業經營、雇傭等重大事項的談判權、擁有企業經濟技術情報的知情權。這個法律的通過,使瑞典進入了經濟民主化階段。

4.法國社會黨

法國實行多黨製,全國有大小政黨三十多個。左翼政治家弗朗索瓦·奧朗德1997-2008年擔任社會黨第一書記長達11年之久。在此期間,他一貫重視社會黨的作風建設,力圖拉近同普通國民的聯係,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和大選影響力。2012年,社會黨人奧朗德擊敗人民運動聯盟,贏得總統大選後,采取了一係列措施,增強黨的吸引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