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模式初探(1 / 2)

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模式初探

職教幼教

作者:靳琨

[摘要]:針對當前我國職業學校生源質量低、師資力量弱、教學實踐環節欠缺的現狀,結合會計專業的學科特點,運用“小組合作目標訓練”式課堂教學模式,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中職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出社會需要的理論功底厚、實操能力強的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現狀 基礎會計 教學模式

一、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中等職業教育學生學業水平普遍偏低,學生的個人素質也是參差不齊,而現行會計專業使用的教材,對中職生來說一是專業理論偏難,二是實操指導過少。學生隻能在課堂上了解一點理論的皮毛,不熟悉具體的業務環境,看不懂會計報表,憑證填製漏洞百出,在模擬實務過程中,隻能靠自己的理論知識和想象力進行操作,無法勝任會計工作。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中等職業學校的會計教師大多熱衷傳統的授課方式,習慣於滿堂灌與滿堂問,往往是教師講得口幹舌燥,學生聽得昏昏欲睡。這樣被動的學習導致聽課效率低下,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的機會太少,學生的思維隻會圍繞教師轉,腦海中呈現的是支離破碎、雜亂無章的理論,缺少自我對知識的整合、反芻與消化。

所以,根據會計專業特點,探索體現學生主體作用、彰顯學生實踐能力的課堂教學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小組合作目標訓練”式教學模式的基本流程

(一)展示目標,明確任務

展示本節課或本單元的學習目標,讓學生知道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最終要達成的一個效果,同時也清楚需要從哪些方麵進行思考和學習,學習目標要具體明確、層次清晰、針對性強、便於操作,符合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並且與社會對會計專業人才需求的標準相吻合。

(二)示範引導,操作練習

針對本節課所用到的知識點,教師麵向全體學生進行示範,要規範、簡潔、準確,並清晰講解操作過程的各環節要領,要求學生記好筆記。及時給學生布置練習任務,明確任務要求、評價標準及完成的時間。在練習中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組內討論互助、嚐試解決問題。

(三)巡視指導,個別矯正

在巡視學生練習過程中,教師注意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認真分析原因,對共性問題及時點撥,如有需要,教師可再講解和再示範,對個性問題個別指導和檢收。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發散思維,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完成基本層次學習目標,部分學生完成高層次學習目標。

(四)整體反饋,鞏固提高

學生經過個人理解、組內互助、組間交流、組間互問互答、老師點撥,對自己的作業進行修改。在學生完成並上交練習任務後,讓學生總結自己的收獲與進步,教師反饋練習情況,針對性的開展作業點評,提出整改的方向,對沒有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提出具體的要求,指定優秀學生一對一幫扶,令其在規定時間完成課堂作業並檢查,最後布置適量的課外作業。

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圍繞課題、結合所學知識搜索學習相關案例,鞏固練習,鞏固本節課學到的知識。為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適應社會的能力,課外作業的形式可以是獨立完成的書麵作業,有自己的觀點思考;也可以是小組合作的書麵作業、作品、調查報告和與會計學科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