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路徑研究
職教幼教
作者:賈建樹 王盼紅
[摘要]:深入剖析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從高職院校教育模式入手,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特點,強調為高職院校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提供較為科學、獨創性的方法,以潤物細無聲的“硬活動”構建“軟文化”,實現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內化”。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高職院校 高職學生 文化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的背景、曆史演變和內涵
(一)價值觀、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概念
價值觀是社會成員用來評價行為、事物以及從各種可能的目標中選擇自己合意目標的準則,核心價值觀是反映一個社會最基本的、起主導作用的、長期穩定的價值觀,而社會主義價值觀,更是指在社會主義價值體係中居統治地位、起指導作用、從最深層次科學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或社會主義本質屬性這一根本問題、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係中占據核心地位的價值理念。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曆史演變和內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形成於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時期,植根於儒家思想,形成了以“三綱五常”思想為核心的封建社會核心價值觀;民國時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孫中山先生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後又衍生出“八德”和“禮義廉恥”的“國之四維”,對當時的社會價值觀有了很大的影響。
進入到新中國後,社會核心價值觀不斷豐富和完善。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這個重大命題和戰略任務;十八大報告把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歸納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個字,沿著批判性、科學性、開放性、現代性進行了革命性重塑。
二、高職院校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
與普通高校不同,高職學生有著自身的思想特點、學習方式和心理變化。緊扣他們的特點開展培養,不僅是把學生管理工作推向新的局麵,也是進一步培養他們成才,督促他們健康發展,對高職院校和學生來說都是不無裨益的。
(一)高職院校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職院校的長久穩定發展的靈魂引領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之本,有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引導,高職院校辦學才能構建起適合高職院校發展的社會主義核心體係。在這樣的感召下,師生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範,才能為院校發展聚集源源不竭的動力,高職院校發展才不會迷失方向。
(二)高職院校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職院校的學生健康成長的內在要求
高職院校的學生和普通院校的學生特點相近,不同的是,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文化水平偏低、人生目標模糊、自身學習能力差、心理問題多。切實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思想理論上為他們“傳道”、在社會實踐中為他們“授業”、在個人生活中為他們“解惑”,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是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內在要求。
(三)高職院校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高校教育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種重要補充
翻看以往的研究,多是注重高等教育的特點,或以高校教育的特點概括性去套用高職院校的特點加以研究,並沒有緊扣高職院校教育的教育模式和特色,不具有更好的指導性。高職院校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種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論,是對高校教育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一項重要補充。
三、目前高職院校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十八大”以後,雖然不少高校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教育中,但是當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現狀仍舊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思想上不夠重視
1.學校層麵還不夠重視
自1999年起,教育行業發展迅速,高職院校辦學規模逐漸擴大化,生源爭奪更為激烈。部分高職院校秉持著落後、狹隘的概念,認為物質建設才是“實”,文化建設是“虛”,隻要把院校硬件設備建設好,吸引大量生源,就能教育出優秀的學生,思想上反而對學校本身對相關課程配備、相關教師、輔導員人才建設鬆懈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和踐行也就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2.教師和學生等參與核心價值觀建設的主體層麵不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