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煤礦測量工作失誤和事故的分析與預防(2 / 2)

事例:由於貫通巷道方向標定沒有根據導線實測資料進行,造成巷道貫通差達1.7米。

某礦在軌道巷與集中運輸巷之間開拓一號運輸石門,全長178米,石門將穿過兩個具有瓦斯突出危險的煤層。該石門從軌道巷一側的A點向集中運輸巷D點方向掘進後,由於探放瓦斯的原因,掘進工作斷斷續續。累計掘進120米停止掘進,並進行了密閉。在所掘的120米巷道內沒有進行導線測量,隻根據進尺進行了填圖。一年後,又從集中運輸巷的D點開始按D、A兩導線點之間的方向進行掘進,掘進45米後又停止掘進。兩個月後又沿A—D方向進行掘進,並實測了A—B巷道方位角,發現其方位與A—D的方位角相差46分,由於煤層瓦斯含量較大,不能擴幫,距離也近貫通點,改線已不可能,隻好按錯誤的中線繼續掘進,巷道貫通後實測偏差達1.7米。造成岩巷擴幫40多米,經濟損失打萬元以上。

巷道貫通後進行了測量檢查,發現自A端開始標定的中線方向與計算的A—D方向就有偏差,第一組中線便偏離了正確的方向,巷道掘進以後再沒有進行中線檢查和導線測量。巷道便一直沿錯誤的方向掘進了120米。在巷道停止掘進時,也未及時把導線點施測到掘進工作麵附近,這樣在從D端開始掘進時,也隻能根據D—A的方位角進行方向標定,不可能根據A—B的方向重新確定D點的位置及D—A的方向,當從AB端施測導線發現問題時,已為時已晚。

這一測量事故主要是由於認為貫通工程較為簡單,貫通距離短,原有控製測量資料可靠,而沒能引起足夠的重視,首先,在標定A端第一組中線時,未能按《規程》要求等會中線的標定進行檢查,巷道掘進4—8米後仍未進行重新標定和檢查,而在延設中線的過程中,也未按《規程》要求,對所使用的和新設的中腰線點進行檢查,使所掘進的120米巷道偏離了正確的方向。其次,在掘進120米巷道中,一直未進行導線測量,也違反了《規程》要求。《規程》第90條規定:“……采區控製導線應隨巷道掘進每30—100米延長一次。”如果及時施測導線也會及時發現問題,避免這一事故的發生。

三、結語

以上是煤礦測量過程中經常會發生的失誤和事故,當然了在測量過程中還會有其他的失誤和事故,但隻要測量人員和管理人員嚴格按《規程》的要求去做,一般的失誤和事故還是可以避免的。煤礦的測量工作是礦山生產建設的重要環節之一。煤礦測量工作如果出現失誤,不僅會影響礦山工作的正常開展,還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為此,應加強對煤礦測量工作的重視,以保障礦山生產和建設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張新國.煤礦測量工作失誤和事故的分析與預防[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9(09).

[2]米紹文.煤礦測量工作失誤和事故分析與預防[J].礦山測量,2009(04).

[3]梁斌,尹東光,劉鬆,徐波.礦山測量常見問題淺析及預防措施[J].煤礦現代化,2009(02).

[4]黨紅蔻.淺談如何提高煤礦測量工作的準確性[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