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注網絡文化對青少年價值觀影響加快教育創新改革(1 / 2)

關注網絡文化對青少年價值觀影響加快教育創新改革

教研探索

作者:葉楠

[摘要]:互聯網這種全球化的生存理念衝擊著多元文化和多元世界,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人際交往,甚至重新定義人們的社會價值。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思想文化、倫理觀念、道德意識通過網絡會對青少年發揮影響,進而對青少年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及個性心理產生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效果,表現出一係列全新的價值取向和社會精神。

[關鍵詞]:互聯網 網絡文化 價值觀

一、網絡文化的主要影響層麵

1.物質層麵的網絡文化是指以計算機、網絡和虛擬現實等構成的網絡環境,是“人化的自然”,對象化了的人類勞動,是立足於社會信息和信息資源的累積和沉澱,是網絡技術和管理方法的更替,能為人類的信息交流提供堅實的、物化的人文環境,是人類活動與網絡活動交融的結果,網絡資源係統和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構成了作為物質層麵網絡文化的主要內容和發展基礎。

2.精神層麵的網絡文化主要包括網絡內容及其影響下的人們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等,其範圍較為廣泛,它是個體和群體的精神的、內化的網絡意識和素養的集中體現,它外化成為網絡文化的精神支撐,是網絡文化的核心之所在。它又可以細分為客觀精神文化和主觀精神文化。前者是後者的外化、客觀化,如關於網絡的基礎知識、網絡道德規範等;後者是網絡文化共同體中人們經過長期的網絡活動積澱而成的文化心理結構,如: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審美情趣、道德觀念等。

3.製度層麵的網絡文化包括與網絡有關的各種規章製度、組織方式等,是維係個體生活與一定文化共同體的人類網絡關係的法則,它又可以分為作為社會規範的網絡文化和作為行為方式的網絡文化。作為社會規範的網絡文化,形成和調控人類生活中網絡個體之間的各種網絡關係,是一種程序化、製度化的文化。它基於個體的社會責任感和價值認同感,確定網絡活動的道德準則和法律製度,從而構成了網絡活動的基本依據和總體要求。作為行為方式的網絡文化,是網絡個體在網絡活動中約定俗成的規律性方式,它伴隨網絡活動中外在的物化技術力量和資源的演化而不斷更新。是在信息傳遞、接收、吸納和再生的網絡活動中個人的、民族的、地域的特色與普遍規律的結合,形成了具有人性魅力和影響的網絡行為方式。

二、迅猛發展的互聯網及網絡文化對青少年影響的層麵

1.網絡文化的興起。網絡不隻是一種技術手段和工具,更重要是它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新的文化形態。一方麵,網絡反映著當前各種社會現象,體現著人們的信念、價值觀等文化內涵;另外一方麵,網絡向廣大青少年展現了一個新世界、新空間。數字經濟之父泰普斯科特稱他們為“網絡世代”。“網絡世代”與網絡一同誕生,與網絡一同成長,網絡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對青少年的成長和發展起著重要而積極的作用。

2.網絡文化影響的特點。網絡文化是一種具有多元性、快變性的文化,每一個問題都是多維的、變化的,試圖直接給出每一個問題的具體答案或者僅用一種價值觀念去評判是非幾乎是不可能的。在網絡社會,一切都呈開放的狀態,單一的思想很難將青少年的頭腦束縛住,網絡上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思想文化、倫理觀念、道德意識對青少年發揮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網絡環境一定意義上比社會環境對青少年的影響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