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際油價動蕩背景下淺析中國原油期貨的發展(2 / 2)

四、對中國原油期貨發展提出建議

原油期貨推出不僅對中國石油現貨市場,對中國期貨市場也是個不小的挑戰。成功的期貨品種關鍵在於有現貨市場支撐,而這恰恰是中國石油交易的短板。

(一)打破石油行業的壟斷格局,吸引廣泛的市場參與體

若要在我國建立健全的具有一定影響力地原油期貨市場,就要吸引國內外廣泛地市場參與者在此進行交易。多元化的參與主體能夠注入市場活力並減少壟斷,這樣市場才能更具國際影響力,才能增加市場現貨流通量,為石油期貨市場提供現貨基礎形成合理的價格體係,減少中國三大油企所麵臨的市場風險,促進石油市場的穩定發展。

(二)建立更具開放性、操作性更強的交易機製

更具開放性、操作性更強的交易機製有助於吸引市場各方參與者,增強活力,使交易平台更國際化。隻有市場交易和投資達到一定的活躍程度,才能發揮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真正實現爭奪原油定價權的目標。因此需要審慎的設計與規劃交易合約和規則、準入規則,為高流動性與國際化準備。

(三)適時適度地完善石油戰略儲備體係

石油儲備能夠有效的阻止和減少石油供應中斷,能增強國家應對石油中斷和石油市場劇烈波動的能力,為原油期貨市場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目前我國的石油儲備建設正處於起步階段,與發達國家完善的石油儲備體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需要建立與商業儲備類似的交割庫,完善我國石油儲備體係。

(四)加快石油市場金融化改革進程

石油“金融化”已使石油價格的金融屬性漸漸超過其商品屬性,金融衍生品交易幅度大大超過現貨產量,這種現象已經改變石油價格的形成機製。隨著金融資本向實體產業資本索利欲望的增加,創新型石油金融工具和石油金融手段的設計、開發和實施以及對石油金融問題的創造性解決,共同構成自成一體的石油金融工程。

(五)加快建立“石油-人民幣”體係

“石油-美元”在石油交易中一直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隨著金融全球化以及國際貨幣體係不斷調整,其地位也發生變化。美國經濟的衰退和美元持續貶值,造成世界以美元計價的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不斷飆升。部分產油國已開始嚐試逐漸放棄美元交易,采用其他貨幣或一攬子貨幣。逐步建立的中國石油期貨市場,將是人民幣國際化和定價權在國際石油貿易中崛起的重要一步。

總之,隻有建立中國自有的、完善的原油期貨市場,才能減輕原油價格受到國際大宗商品的影響,隨著中國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發展,中國在國際原油市場上的定價權才能崛起。

參考文獻:

[1]陳柳欽.建立我國原油期貨市場的探討[J]中國國情國力,2012.(11)

[2]陳大恩,王震.國際原油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J]石油大學學報,2002.(6)

[3]汪建.關於我國開展石油期貨的幾點思考[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