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農村資金互助社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3 / 3)

6結束語

農村資金互助社作為我國農村金融創新的代表,作為我國合作金融的新生物,其發展必定不是一帆風順的,需要我們在創立的過程中不斷研究,從成長的過程中找出問題,並針對性的解決問題。不能被條條框框模式化,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創新,最終促進農村金融的發展。

參考文獻:

[1]I.Kern.The three ways to the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ical reduction in the philosophy of Edmund Husserl[C]./P.A.Elliston1.P.M.Cormick.Husserl Expositions and Appraisals.London::Universlty of Notre Dame Press,1977.

[2] Fabio R.Chaddad.Michael,Cook and Thomas Heckelei.Testing for the Presence of Financial Constraints in US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An Investment Behaviour Approach[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5(03).

[3]賀力平.合作金融發展的額國際經驗及對中國的借鑒意義[J].管理世界,2002(1):48-57.

[4]王繼權,董傑.我國農村合作基金會的製度變遷[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02(3):33-35.

[5]李靜.關於農村合作基金會的研究綜述口.中國農村觀察,2002(6):69-77.

[6]何廣文.農民自發金融製度創新的產物——吉林省梨樹縣百信農民資金互助社及其啟示[N].中華合作時報,合作金融,2004:11-18.

[7]唐富川.農村合作金融:國內發展與國際借鑒[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5(110:57-59.

[8]謝勇模.農民自發的金融創新——吉林梨樹農民資金互助社組織調查[J].銀行家,2006(4):119-121.

[9]王曙光.農村金融和農村建設[M].華夏出版社,2006.29-37.

[10]康蓉英.關於中國農村資金互助社運作的研究[J].農業·農村·農民,2008(12):67-68.

[11]丁忠民.中國農村金融市場成長機製與研究模式[D].西南大學,2008.

[12]郝玉賓.關於我國農村資金互助社的發展[J].理論探索,2009(2):102-103.

[13]韓國明,周建鵬.從農信社和農基會改革經驗教訓談農村資金互助社的發展[J].農村經濟,2009(5):58-60.

[14]段飛.對農村資金互助社生存基礎和發展前景的思考[J].武漢金融,2009(11):48-49.

[15]彭克強,陳池波.農村合作金融存量改革與增量改革:一個增量漸進發展理論的分析框架[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