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快金融創新,構建持久高效的綜合性金融支持體係,為對外貿易發展提供多種融資渠道。目前,我國西北內陸的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發展沒有形成與對外貿易的良性互動機製,主要是因為各個省份融資渠道非常單一。相對於貿易經濟的發展,股票市場的滯後性非常明顯,而同時企業債券市場又沒有打開,中國證券市場規模在西部大開發的建設中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國家和地方政府應積極推動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通過股票或者股權進行融資,優化企業財務杠杆,降低企業經營和運營風險,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增強企業家完善公司治理,推動企業上市的意識思維;開放股票市場的同時,要大力發展企業債券市場,提升債券市場的融資規模和融資效率,取消對發行主體的限製,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應不論所有製形式,允許其通過發行債券融資,使債券市場更好地為外貿服務。
(三)放寬對外國銀行的進入限製。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的金融行業正在逐步對外開放,但由於我國金融體係不完善和金融市場的脆弱性,,資本賬戶還沒有完全放開,對外資銀行的進入更是建立了非常嚴格的標準,從而限製了國際資本在金融市場的角色扮演。因此,在不增加國家債務負擔或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情況下,可以放鬆外資銀行的進入限製,利用外資來補充短缺的國內發展基金,提升金融市場的資金競爭,促進資金融通的效率,同時也有利於用外國投資者開發國際市場,擴大銷售渠道,增強國際貿易發展。
參考文獻:
[1]麥金農.經濟發展中的貨幣與資本.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
[2]Fry ,M.J.Money, interest and bank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Baltimore and London,1995.
[3]Kletzer.K.and Bardhan .P. Credit Markets and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7(27):57-70.
[4]Beck.T.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s There a Link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2(57):107-131.
[5]Riyanto.The Impa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Asset Tangbility on Export[J].World Development,2002.
[6]David Creenberg,Enrica Detragiache.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Financial Fragility.The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2003.
[7]孫兆斌.金融發展和出口商品結構優化[J].國際貿易問題,2004(09) .
[8]陳建國,楊濤.中國對外貿易的金融促進效應分析[J].財貿經濟,2005(1).
[9]齊俊妍.金融發展與貿易結構—基於HO模型的擴展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5(7).
[10]沈能.金融發展與國際貿易的動態演進分析一基於中國的經驗數據[J].世界經濟研究,2006(6):53-58.
[11]嚴寶玉.對外貿易發展金融支持分析—以北京地區為例[J].金融研究,2006(04).
[12]陽佳餘.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基於省際麵板數據的經驗研究[J].經濟科學,20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