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平穩性檢驗和協整檢驗
因為所選擇的經濟變量是基於時間的序列,可能存在非平穩性,所以建立VAR分析模型之前需要測試序列的穩定性。根據結果可知,檢驗結果的原始序列沒有拒絕單位根假說,說明金融相關率和中國對中亞國家進出口總額都是非平穩的時間序列。對非平穩的兩個時間序列進行一階差分後,其ADF檢驗值均通過了平穩性檢驗,說明一階差分後的序列為平穩時間序列,存在一階單整,可以用於協整分析。本文使用Johnson(1995)協整檢驗方法對時間序列進行協整檢驗。結果顯示,變量LNTF和FIR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兩者之間存在一個協整關係,說明金融相關率(FIR)和區域貿易總額(LNTF)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
(三)VAR模型的分析
(1)格蘭傑因果關係檢驗
在做脈衝響應分析之前,本文首先對VAR (1)中的變量進行格蘭傑因果關係檢驗。從表2的結果可以看出,在10%的顯著水平下,金融相關率(FIR)是貿易水平(LNTF)的格蘭傑因果原因,表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金融深化水平確實影響了區域貿易的發展;而貿易水平(LNTF)卻不是金融相關率(FIR)的格蘭傑原因,表明西北內陸城市利用區域貿易來深化金融水平的能力不夠。這說明絲綢之路經濟帶金融深化水平還處於比較低的階段,區域貿易的發展並沒有反過來促進金融深化,金融深化與區域貿易相互促進的循環機製還尚未建立。這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城市的金融體係發展落後、金融市場尚不成熟的特征相符。
(2)脈衝響應分析
為了進一步探究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金融深化水平對區域貿易的長期影響,本文在結合格蘭傑因果關係檢驗結果的基礎上,給金融相關率(FIR)一個正的單位大小衝擊,使金融相關率對貿易水平產生影響,從而形成關於貿易總額水平(LNTF)的脈衝響應函數。根據得到的脈衝響應函數圖,可以看出金融深化水平(FIR)的變化對區域貿易(LNTF)的衝擊影響開始很小,隨後逐漸變大,作用力持續緩慢上升,這種響應表現為長期持續的反應,並沒有全部在衝擊的當期表現出來。這表明金融深化對區域貿易具有長期穩定的正向影響,這種影響將長期持續的發生作用。
三、結論與政策建議
通過上述模型分析可知,從1992年到2013年,“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金融深化水平對區域貿易存在著長期穩定的促進作用,金融深化水平推動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貿易增長。由脈衝響應函數和格蘭傑檢驗結果可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金融深化是我國和中亞各國貿易發展的原因,從全麵的衝擊響應結果來看,金融深化對區域貿易有著長期穩定的正向效應。根據方差分解的結果,金融深化對區域貿易的預測方差有著一定的貢獻度,而且所起的作用呈現逐漸顯著的特點,其作用時間持久,說明絲綢之路經濟帶貿易發展的金融支持體係正在逐漸形成。金融支持體係對區域貿易補充和促進的關係得到現實和理論的不斷檢驗和證實。因此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國際背景下,加大西部省區的金融深化水平,構建完善的金融支持體係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基於以上結論,本文結合“絲綢之路”經濟帶各個省區的實際情況,對該區域金融深化水平的提升和金融體係的完善和發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一)加強金融體係建設,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貿易發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改革開放以來,西北五省地區金融市場不斷發展壯大,金融市場發展和區域貿易增長之間的關係逐漸得到加強。但是,內陸地區的金融市場存在嚴重的製度性缺陷,金融市場發展水平嚴重滯後我國同中亞各國區域貿易的發展。通過實證分析可知,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貿易受金融深化水平影響明顯,為了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貿易的發展,有必要進一步加強絲綢之路經濟帶金融體係的建設,提升內陸地區的金融深化水平,構建全方位的資金融通市場。通過對西北內陸地區金融體係的完善和金融深化水平的提升,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貿易的健康發展,實現我國同中亞各國貿易發展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