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微信在美市場遇冷的跨文化角度分析
文化維度理論是由霍夫斯泰德提出的最有影響力的文化理論之一,他主要包括五個方麵:個人主義/集體主義、權力距離、回避非確定性、剛性/柔性傾向和短期/長遠取向。本研究主要著眼於中美文化的集體主義和個體主義之間的差異,進行研究。個人主義社會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較為淡薄的社會,人們隻顧及他/她自己及其直係家屬。而集體主義社會就是人們一出生就結合在強大而緊密的集團之中。這種集團為他們提供終生的保護,而他們反過來也毫無疑問地忠誠於自己的集團。
微信自發行起至今,在中國的熱度持續升高。微信在中國的使用範圍可謂是從小孩到老人,幾乎人人都有一個微信號。這一方麵與基於騰訊QQ這一平台,老用戶從QQ導入微信有關;另一方麵,則與微信的設計理念有關。微信的朋友圈設計,與中國人喜群居,喜歡建立自己的朋友圈這一傳統價值觀相契合。一個人在朋友圈發消息,隻能被自己的好友所看到和評論,而這些評論隻有共同好友之間才能互相看得到。微信的設計中也有群聊這一項,目的是為了讓那些誌同道合的人在這個圈子裏互相交流,人們可以相互發文字,圖片,聲音,甚至小視頻等來分享彼此的生活。而圈子外麵的人一般很難進來。就像是一個虛擬的社區。中國是典型的集體主義價值觀,說話行事都強調集體,以“我們”為核心理念。所以微信能夠風靡中國,受到大部分中國人的喜愛。
而美國推崇典型的個體主義價值觀,強調自我價值和存在,在集體之內和集體之外並沒有什麼不同。高個人主義強調個性及個人權利在社會中是頭等重要的,傾向於建立一種比較鬆散的組織關係結構。而美國就屬於高個人主義價值觀(個人主義指數為92)。這種持個人主義價值觀國家的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較為淡薄,通常隻關心自己的家人及其直係親屬。所以微信這款極具中國文化和價值觀特色的APP,很難在個人主義極高的美國打開市場。
4結語
通過上麵的討論與分析,本研究發現,微信的設計理念與中國傳統的文化價值觀相契合,中國人屬於集體主義價值觀,喜群聊。而美國推崇個體主義價值觀,人際關係較為鬆散。這也就解釋了微信為何能在中國如此風靡,卻在美國市場遇冷的原因。本篇研究隻從一個集體主義和個體主義這一個角度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後來研究可以從這一層麵上進行更加深入的拓展。參考文獻:
[1]黃冬,賈坤,殷生金.基於CNKI的中國微信研究現狀評析[J].經營管理者,2014.
[2]尹毅夫.霍夫斯泰德.跨越合作的障礙-多元文化與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
[3]馮乃祥.霍夫斯蒂德及其文化緯度簡介[J].國際商務—對外經貿大學學報,2008(增刊).
[4]湯新皇,關哲.試析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維度理論—跨文化視角[J].遼東學院學報,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