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陝西民辦高校教育現狀研究(2 / 2)

2、傳承與創新結合,打造校園文化

大學文化是大學與文化的有機結合,具有豐富的內涵。現代高校要著力建設文化傳承與創新相結合、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統一,具有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一流大學文化。大學文化建設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足學校實際,緊緊圍繞學校發展戰略和人才培養目標,以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為重點,打造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優化校園文化環境,不斷滿足廣大師生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3、優化專業設置,將提高教學質量視為立校之本

民辦高校應突出職業性、應用性特點,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根據民辦高校自身的培養目標設置專業,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才能吸引廣大求學者,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民辦高校擔當著培養合格人才、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曆史重任。而民辦高校培養合格人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出特色是關鍵。以質量立校為指導思想,把學校工作的重心和中心放在重視提高教學質量。把握民辦高校的學生特點,把學校工作的重心和中心放在認真研究,探索符合民辦高校學生心理特征及其對教育需求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以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實效性。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辦學水平

前任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琉所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民辦高校要真想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學,就必須擁有高水平、高素質、高學曆的師資隊伍。

加強教師隊伍培訓。把教師培訓納入學校發展總體計劃,為中青年教師提供學習、深造和提高的機會和資金支持。通過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培養教師紮實的職業知識和較強的教學能力,為提高學校教學質量打好基礎。

不拘一格高薪聘任有真才實學的頂尖人才。根據自身的戰略發展規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全麵提高師資隊伍的素質和科研能力為中心,由點及麵,在學術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的帶動下,實現對中青年教師的培養和提高,建設一支結構優化、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全麵提高綜合辦學實力和學校的科研實力。

提高教師待遇,穩定教師隊伍。教師是高校的靈魂。在辦學成本不斷攀升的前提下,民辦高校應充分挖掘自身潛力,通過更多渠道獲取資金來提高教師的待遇。在保障顯性待遇的前提下,注重民辦教師的隱性待遇,切實落實法律賦予教師的各項權益,為民辦教師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平台,以穩定和發展教師隊伍。參考文獻:

[1]王慶如.民辦高校辦學水平提升策略研究——以陝西民辦高校為例.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2.6

[2]成潤、成祖光.民辦高校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與對策.現代教育科學,2013(6).

[3]郭建如.陝西民辦高校的組織轉型——以四所民辦本科高校為例.高等教育研究,2007.

[4]孫宵兵.中國民辦教育發展的特點趨勢與政策導向.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