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校“學長製”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2 / 2)

3.3外界參與度低,學長會孤立無援

學長製的工作內容包涵生活、學習、思想等各方各麵,需要學長、輔導員、班級導師等各主體相互配搭,合力做好新生工作。而我校雖引進了“學長製”模式,卻少有專業部門對此進行參與、指導、監督等工作。另外,各學院在“學長會”組織的建立與管理上也是“各自為政,各顯神通”,沒有統一標準,在學長會需要幫助與支持的項目上,外界也往往參與度偏低,各組織難以形成合力做好新生工作。

4改進建議與對策

4.1完善學長的培訓機製,建立相關指標體係

根據調查,親和力強(88.15%)、作風正派(71.85)、組織協調能力強(60%)、思想覺悟高(42.96%)、成績好(31.11%)等是一位優秀學長所應具備的個人素質,且多數新生認為優秀的學長需要通過良好的培訓打造。為了完善“學長製”幫扶模式,保證學長會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學長的選拔和培訓便成為了重中之重。

培訓應盡量做到係統化、步驟化、標準化和結果可控化,內容應包含思想教育、心理輔導、職業規劃等方麵的學習與訓練,學校的辦學方向,學長的工作職責和工作方法,以及應急事件的處理等方麵,最大程度地保證學長的專業性,從而降低學長工作的隨意性、經驗性與誤導的可能性。

要建立健全科學的指標體係,明確培訓的內容、時長、形式、方法、考評等相關標準,使得培訓真正起到培養和訓練專業學長的作用。

4.2改進管理、獎懲與考核製度

製度建設是組織得以正常運行的基礎和保障。學長會組織管理要以幫扶新生為目的和標準,避免學院間、組織間的無意義競爭與重複工作。在學長的日常工作中,要及時跟進,結合學長的工作態度、工作水平、工作成效等各方麵,以新生評價與滿意度、相關管理部門評價、學長自評等為重要指標,公開透明地評選優秀學長,並利用學校各種平台給予認真負責的優秀學長以物質和精神嘉獎。同時,對於工作效果及評價不佳,態度不積極的學長,要及時做好溝通疏導工作,幫助其發現並盡快解決問題,對於嚴重不稱職的學長也要及時作出調整,防止對新生產生負麵影響。

在推行標準化的同時,學長會也要不斷豐富自身工作內容,激發學長的創造性,根據新生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幫扶,盡量以探索、引導的方式幫助新生解決困難,轉變學習、生活方式。

4.3加強對“學長製”的支持力度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飛速發展,高校管理者應該更新觀念,總結經驗,加大學校對學長製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學校新生工作應建立統一目標與標準,促進輔導員、班級導師、學長等主體的配搭與合作,加大學生會等組織對學長會的協助與配合。在日常工作中,要有輔導員、班級導師、專業教師的共同參與,老師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給予學長專業的指導,幫助學長更好地完成新生的幫扶工作。另外,老師的指導、激勵與認可,會激發學長的責任心,使得學長更加積極認真地對待工作。學長會在進行相關工作與活動時也應加強宣傳,擴大自身影響力與公信力,使得學長在默默付出的同時收獲心理認同感與滿足感,同時培養新生的感恩意識。參考文獻:

[1]何婷英.探析高校新生學長製[J].齊齊哈爾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03):12-14.

[2]羅媛媛.高校本科生學長製初探[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04):58-60+73.

[3]唐豔.高校“學長製”管理模式探究[J].經濟師,2010(05):93-94.

[4]韋鴻真.用“學長製”輔助學生管理的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05(03):43-44.

[5]顏豔.我國高校“學長製”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西部科技,2013(12):110-111+123.

[6]顏華,宋連君.學長製:新形勢下大學新生教育管理模式新探索[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07):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