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祿上班族的浮生日記
域外傳真
作者:周朝暉
時代、境遇不如意就喜歡懷舊,這是人之常情吧。泡沫經濟後日本興起的江戶熱,大概也算是一種社會集體性懷舊,津津樂道至今不衰。繼大導演山田洋次的《武士三部曲》(《黃昏清兵衛》、《武士一分》、《鬼爪隱劍》)之後,又有《武士的家計簿》等數部反映江戶時代武士日常生活的片子,贏得不少眼淚和歎息,更大賺其票房。1603年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日本東京都)開設幕府,另立中央而執掌天下,自此日本進入江戶時代,直到1867年最後一代將軍德川慶喜奉還大政於明治天皇,延續了二百六十五年。江戶時代對後世日本影響深遠,現代日本,在社會結構、經濟體製、思想文化乃至生活模式等諸多領域,基盤就是那時積澱起來的,比如現代日本“工薪族”的概念,在那裏也可以找到淵源。
江戶時代,人分四等,士農工商,武士是社會中堅,沒有土地,脫離農業生產,為雇主(將軍或大名)盡責盡忠,靠俸祿為生,其實就是當時的上班族。日本上班族的工作意識、對企業忠誠的理念,終身雇傭、等級森嚴的企業傳統就是那時候開始形成的。
進入江戶時代,拿刀的敵人已經被消滅,天下太平,武士從刀光劍影的戰場回到職場和家中,腰肋雖然配著雙刀,但身份象征遠大於實際意義,柴、米、油、鹽,酸、甜、苦、辣的瑣屑日常才是他們所要應對的真實人生,諸如下了班置上司同僚的聚飲應酬而不顧,急忙趕回家裏照料盲母和幼女的黃昏清兵衛,為償還債務節衣縮食的豬山直之父子,他們在平凡瑣屑日常生活中的奮鬥和掙紮,歡笑和淚水,更接近人生的常態,因而更容易打動人心。上述幾部“時代映畫”(描寫幕府時代武士影片),都以江戶時代底層武士日常生活為題材,刻畫他們的艱辛和操守,暗合了當代工薪族的某種處境,心有戚戚焉,獲得廣泛的共鳴。
忽然想到一本與江戶時代武士生活有關的史料讀物《元祿禦疊奉行的日記》,前年在大阪心齋橋一家小書店的低折扣架上淘來的二手舊書,趕緊找出後重讀。書的副標題是《尾張藩士眼中的浮世》,通過對江戶時代元祿年間(1688—1704)尾張藩武士朝日文左衛門的日記《鸚鵡籠中記》解讀,演繹出那個時代武士階層的真實生活畫麵,若與《武士家計簿》、《黃昏清兵衛》等參照看,另有一番趣味。日記主人是尾張藩的一個基層武士—“禦疊奉行”,也就是掌管榻榻米采購供應的藩府職員——地方政府部門的科長級公務員上班族。此人勤於動筆記日記,舉凡陰雨晴和、日蝕月食、收支物價、街町見聞、身邊瑣事、賭場信息、觀劇評論,藩政是非曲直的臧否腹誹,事無巨細都一一記下來。
日記從1691年6月13日起筆,迄1717年12月29日止,二十六年八個月,計八千八百零三日,裝訂成三十七厚冊。曆史作家神阪次郎從二百多萬字的龐大文書資料中摘錄解讀寫成《元祿禦疊奉行的日記》一書,把掩埋在三百多年曆史塵埃中的小人物召喚眼前,活靈活現還原出元祿時代普通上班族的真實人生,就像從廢棄久遠的老宅裏意外踅摸出來的一握陳年老茶,衝泡開來就是釅釅一壺醇厚風味,可以還原出悠久年歲的日影風色,氤氳其中的曆史煙塵味和文學氣息令人玩味。
盛世與浮世
日記主人文左衛門所侍奉的尾張藩,與紀州藩和水戶藩皆為德川家康一族直係後裔,幕府“禦三家”之一,統領美濃國、尾張、三河及信濃部分領域,食祿六十一萬九千五百石。江戶時代實行幕藩體製,領有年俸一萬石以上、臣服幕府將軍的領主叫大名,全國大大小小約有二百八十多個大名。根據大名與將軍的親疏遠近,分成親藩、譜代、外樣三個等級,幕府將軍薨歿沒有子嗣,就從血緣最近的親藩“禦三家”中找繼承人襲位。尾張藩相當於中央直轄區,行政級別很高。文左衛門在世時的尾張藩主德川吉通,是尾張藩第四代藩主,也是尾張藩曆史上的明君,惜乎死的太早,1713年去世時才二十五歲。
文左衛門生活的年代,是日本近世史上有名的“元祿盛世”。戰亂平定,經過百年的休養生息,天下泰平,城市繁榮,與市民生活相關的消費快速成長,後世深深紮根日本的很多生活模式都發源於斯,比如一日三餐的習慣和飲茶風俗;流動式快餐的屋台供應蕎麥麵和茶漬飯食品,精美可口的茶食點心都在這個時代出現;下級武士擁有獨立住宅,町人住居開始講究美觀舒適,榻榻米不再是貴族、寺院等上流階層的專用品,彼時已經在民間普及等等,這些延續至今的日本傳統生活樣式都可以在文左衛門的日記找到依據。
元祿也是日本本土文化大放異彩的時代,乃至文學史上有“東洋版文藝複興”之說。俳聖芭蕉、通俗小說巨匠井原西鶴、戲劇大師近鬆門左衛門等對後世影響深遠的三大文豪就與日記主人公生活在同一時代。
同時,文左衛門的日記也從側麵折射出這個時代晦暗的一角:藩府不作為,上流階層趨浮華糜爛;社會兩極分化貧富懸殊,豪商崛起,農民破產,物價上漲,下級武士入不敷出,掙紮在貧困潦倒邊沿,一個多世紀之後,正是這個苦不堪言的群體的後代,揭竿而起,直接成了幕府體製的終結者。
元祿時代對日本後世影響甚巨,借用狄更斯的話說,“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文物風流的盛世,也是潛藏危機種子的浮世,觀其世風人心百態,與高速成長後長期不景氣的當今日本社會情狀,頗有幾多相似之處。
元祿公務員的職場生計
在日記所跨越的近二十七年期間裏,文左衛門前後擔任過兩個職務。一個是家襲“禦城代組同心”,簡單說就是負責城堡藩邸治安的警衛巡查;二十七歲開始就任“禦疊奉行”,是個為增加薪資而設的補助性職位。
江戶幕府時代,從將軍到一般武士實行長子世襲製,一個蘿卜一個坑,生前就注定好了的。食祿也是家襲,文左衛門食祿一百石,是承襲祖上的收入源。先祖原是甲州(今山梨縣)農民,追隨武田信玄麾下征戰,戰死沙場,其子剽悍無雙,後為德川家康效力,參加過關原之戰和大阪夏之陣戰役,軍功累加,得領一百石食祿。食祿世襲但數量不變,除非有特大立功表現。但關原之戰已曆經百年,物價上漲很多,為了解決部分武士生活困難,幕府出台了一些政策,諸如通過職務補貼,來提高部分武士的待遇等等,“禦疊奉行”一職就是補助性職務。這一職位為文左衛門增加了四十俵,約十二石的收入,但不能世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