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心理健康的孩子最優秀(3)(1 / 3)

孩子的抑鬱情緒主要是由兩個方麵的原因造成:即個體內部的性格特點和心理過程。具體來講,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第一,認知和評價因素。由於孩子的心理發展還不夠成熟,看問題容易片麵和極端,常常不能係統、全麵、客觀地反映現實。有抑鬱情緒的人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和評價往往是偏離或歪曲的。第二,歸因因素。有抑鬱情緒傾向的孩子對失敗或不利的情況作歸因時,往往認為失敗是自己造成的,原因是比較穩定的。第三,自主性因素。有抑鬱傾向的孩子對自己的行為結果控製感低,因而自我評價低,這樣就導致孩子不敢開拓自己的行動範圍,行為模式僵化,思維不開闊,其結果是無法得到自己預期的結果,於是進一步強化了消極的自我評價,時間一長,很容易導致惡性循環。

為了孩子能順利成長,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情緒和心理發展,決不能讓抑鬱成為孩子健康成長和發展的暗礁。對於已經有了抑鬱表現的孩子,教育專家認為下列方法有助於家長對孩子抑鬱心理的矯治:

1.教會孩子調節自己的情緒

“人受困擾,不是由於發生的事實,而是由於對事實的觀念。”這句至理名言,說明了一個道理:讓孩子感到抑鬱的,並不總是糟糕的事情,而常常是孩子對事物的消極的認識。因此當孩子情緒低落、抑鬱的時候,家長需要冷靜、理智地幫助孩子分析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是否正確,考慮是否周到。如果能幫助孩子主動地調整自己的看法和態度,糾正認識上的偏差,用理智控製消極情緒,就可以使消極情緒減弱,最終消除。

2.幫助孩子轉移情緒

轉移調節就是根據自己的要求,有意識地把自己的已有情緒轉移到另一方麵上,使消極情緒得以緩解。在孩子心情低落的時候,家長可以尋找一些令孩子開心或是振奮的事情,比如和同學講講笑話,打打球,或是出去踏青等,讓愉快的活動占據孩子的時間,讓時間的推移來逐步消化他們心裏的積鬱,用積極的情緒來抵消消極的情緒。家長要教孩子千萬不要一個人悶在自己的世界中,陷入死胡同。

3.教會孩子宣泄自己的情緒

情緒的宣泄有很多種方法,比如:傾訴、哭泣、高喊、運動等。適度的宣泄可以把不愉快的情緒釋放出來,使心情平靜。當孩子心中有煩惱和憂愁時,家長要教導孩子可以向老師、同學以及兄弟姐妹訴說,也可以用寫日記的方式進行傾訴;情緒低落時,也可以大哭一場;在自己什麼事情也不想做的時候,也可以適當地運動,使自己精神振奮。但是,在宣泄自己情緒的同時,要注意時間和場合,不要傷害到別人和自己。

4.對孩子適時暗示

暗示是通過語言的刺激來糾正或改變人們的某種行為狀態或情緒狀態。家長可以通過自己的積極暗示來減少或是消除孩子的低落情緒。比如說,當他們情緒低落、抑鬱的時候,家長告訴他們:“憂愁於事無補,還是麵對現實吧。”在早上起床的時候告訴他們:“新的一天開始了,昨天的憂傷已經過去,你要開開心心地度過今天。”這些都是很好的積極暗示,它們會悄然地改變孩子的心境。

5.對孩子進行目標激勵

當抑鬱情緒纏繞著孩子時,孩子什麼事情也不想做,什麼事情也不願想,沒有目標、沒有方向,完全處於一種迷茫狀態。這時應該引導孩子為自己樹立一個目標,最好是一個近期目標,使孩子有方向感,不會感到無事可做。家長應教導孩子在給自己樹立目標的時候,一定要實事求是,一定要樹立自己在近期內能夠完成的目標。

如果用上麵介紹的5種方法還不能解決問題的話,家長可以向孩子的老師、朋友或是向心理輔導老師求助,讓孩子把煩惱和想法說出來,這樣會幫助孩子更清楚地認識自己,能幫助孩子成長。同時聽聽別人的看法和建議,綜合平衡一下,就不難找到方法,然後適時運用對症下藥,從而幫助孩子從猶豫的陰影裏走出來。

防止孩子焦慮的9個技巧

如果孩子出現焦慮的情緒,家長要引導孩子講出自己所擔憂的事情,對孩子的痛苦表示同情,並盡量消除孩子的顧慮,幫助孩子控製不安和失敗的心情。

紀紅是一個初中女孩。在學習上,紀紅的各科成績都較為理想,但就是怕考數學。為什麼呢?因為初一年級第一次期中考試她就栽了跟頭——數學隻考了60幾分。從此之後,隻要考數學,紀紅就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生怕數學考不好。因此,每當考數學的時候,她就十分緊張,盡管她一再告誡自己沉住氣靜心去答題,可就是緊張得頭頂手心都有些冒汗。若有一點不順利便覺得耳旁有千軍萬馬一樣混亂,種種不好的考試結果讓她心驚膽戰。每次數學卷子發下來之後,雖然成績較為理想,但考試時的狀態實在不好。其實,小學的時候,紀紅的數學一直名列前茅,隻因為初一的那次期中考試的失誤,才變得如現在這樣,一考數學就緊張害怕。父母和老師告訴她不必這樣壓抑,而應適當放鬆,但就是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