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堅強的孩子最能有出息(3)(3 / 3)

熱愛生活的人必然是心胸寬廣的人,這樣他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才能樂觀豁達。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寒暑假時間多帶孩子開闊眼界和心胸,使他們形成豁達的性格。

一位10歲男孩的父親因很讚成這種做法,他說:“那年暑假的時候,我們帶孩子到北戴河遊玩。在北戴河黃金海岸,孩子不僅捉小螃蟹,挖沙子,還套上遊泳圈撲入蔚藍色的大海中拍水,衝浪。那一陣子,孩子真的是很高興,連他的老師和同學都覺得他忽然改變了許多。孩子漸漸長大了,我們帶孩子出去旅遊的時間也多了,遠至東北哈爾濱,近到西湖周遭的山山水水,許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足跡。去年,我們又在暑假的時候帶孩子去了一次四川,在樂山,孩子頭一次看到高大、雄偉、壯觀的樂山大佛,那種激動和驚奇,比任何時候都要強烈。而且孩子一路上有說有笑,我想,經常帶孩子旅遊,讓孩子飽覽祖國大好河山,領略大自然的山山水水,這對孩子良好性格的養成,無疑有著重要的作用。”

眼界開闊心胸才能寬廣,心胸寬廣才能積極樂觀,這樣的孩子才能對生活充滿熱愛。相反,一個心胸狹窄的孩子,很容易受生活的影響變得鬱鬱寡歡,這些人眼中的生活沒有樂趣可言,更難以看到生活自身的魅力。因此建議父母多帶孩子外出開闊眼界,讓孩子們多見識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社會上的人,領略生活的豐富多彩。

拒絕挫折就等於拒絕成功

孩子麵對失敗和挫折所表現出來的堅強和解決問題的技巧,正是他們在艱難困苦中依然能夠昂首挺胸、屹立不動的最大資本。所以,父母要放開雙手,鼓勵孩子獨自承受挫折,使孩子磨煉出一顆堅強的心。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既會有愉快的成功,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挫折。挫折是不會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也不是父母時刻精心嗬護就能避免的。所以,父母要鼓勵孩子勇敢地麵對挫折,要讓孩子知道,拒絕挫折就等於拒絕成功。

一家德國公司要招聘10名職員,經過一段時間嚴格的麵試和筆試,公司從300多名應聘者中選出了10位佼佼者。放榜這天,一個叫蕭恩的青年看見榜上沒有自己的名字,悲痛欲死,回到家中便要跳河自殺,幸好親人及時搶救,蕭恩沒有死成。正當蕭恩悲傷之時,從公司卻傳來好消息:蕭恩的成績原是名列前茅的,隻是由於電腦的錯誤導致了蕭恩的落選。蕭恩欣喜若狂。然而,德國公司卻再次拒絕了蕭恩,理由是:如此脆弱的心理,何以擔當重任。

對大多數父母來說,當孩子麵對生活的種種挑戰時,袖手旁觀是不可能的。多年的社會經驗和對孩子的愛,會使父母常常身不由己地去幫助孩子,自然而然地去給他們保護,讓他們少犯錯誤,幫他們權衡利弊,以便作出較為理想的選擇,這是做父母的一種本能反應。但也正是父母這種本能的過分嗬護,造就了如此脆弱的青年。

當父母替孩子解決麻煩的時候,也便剝奪了孩子自己體驗成敗的機會,從而也縱容了孩子的依賴性,無法讓他們從生活中體驗戰勝挫折後的自信。人的一生中將會遇到很多困難,因此,當孩子遇到困難不知所措時,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勇於麵對困難,讓孩子轉動腦筋,充分利用智慧自己去解決,而不是父母親自動手為孩子掃平道路。用你的鼓勵,從小培養孩子直麵挫折的意識和堅強地承受挫折的能力,方能有效地激發孩子生命的能量,使他們的自信力、創造力在危急與困難時刻發揮到極致,增長孩子競爭取勝的才幹和駕馭生活的能力,而父母也少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有一次,一位日本母親帶著一雙兒女,到中國朋友家做客,女主人非常高興,熱情地招待他們,包餛飩準備午飯。一隻隻小巧玲瓏的餛飩擺放在一個大盤子裏,很是誘人。這時,兩歲的日本男孩走到桌邊,順手抓起一隻生餛飩就往嘴裏填,女主人想製止,日本母親卻說:“讓他吃,這樣他才知道生的不能吃。”小男孩咬了一口生餛飩,很快皺著眉頭吐了出來。在日本,像這位母親有意識地對孩子從小進行失敗教育的很普遍。他們的觀念是:隻有讓孩子從小嚐試失敗才能使他們日後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