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堅強的孩子最能有出息(2)(3 / 3)

告訴孩子,不要半途而廢

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失望難過在所難免,父母不應該立即用自身的經驗幫助他們出謀劃策,甚至越俎代庖。

文彬4歲時,因為他喜歡音樂,在他的強烈要求下,父母給他報過一個打擊樂輔導班。可剛上課沒幾天,文彬就厭煩了每天枯燥的敲打鼓點,哭著央求父母說不學了。如果孩子自身不感興趣,硬強迫他也不是辦法,但必須得讓他知道沒有恒心的後果。於是家長就坐下來很嚴肅地和他談了一次話,告訴他如果現在停止學習,以後就不會給他機會了。但文彬最終還是搖頭選擇了放棄,父母尊重了他的選擇。一年以後,當同期參加學習的孩子已經熟練地敲打出好聽的音樂時,文彬又動搖了。當他請求家長再給他一次參加學習的機會時,父母異口同聲地回絕了他,並再一次告訴他,機會隻會給那些肯於付出、有恒心的人。直到今天,文彬每次無意中看到那隻他當年用於練習用的小鼓時,都會流露出追悔莫及的神情。

在我們身邊,經常有一些做事不能有始有終的孩子,他們往往心理素質比較脆弱,意誌力較差,情緒不穩,注意力也不太集中和長久。從整體上看,這樣的孩子自立自理的習慣弱,能力也差。由於孩子做事很少成功,養成自信心不足,甚至有嚴重的自卑感。對人對事都抱一種不在乎的、無所謂的態度。

產生這樣現象的原因比較複雜。從生活實踐中來看,主要原因有這幾種:一是家長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也常有不能善始善終的情況,這會影響到孩子。因為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其言行及作風習慣,都可能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二是孩子的意誌力比較差,不願動腦筋,做事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三是父母要求不嚴,甚至包辦代替。四是父母或老師對孩子的要求太高,孩子的實際能力無法達到。

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我這孩子並不比別的孩子笨,就是沒耐性,做事總是虎頭蛇尾,半途而廢。”針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知道,做事是否有頭有尾,有始有終,屬於心理活動中的意誌品質問題。意誌是否堅強,對長大後學習、工作的成敗都有重要的影響。

由於家長不正確觀念的影響和社會小環境的誤導,很容易使孩子變成意誌脆弱,缺少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稍遇打擊和挫折,馬上就成了“鬥敗的公雞”,學習成績自然難以提高了。這時,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應著重對孩子進行意誌品質的培養。

意誌是人們為達到一定目的而自覺行動、克服困難的心理過程。沒有堅韌的意誌,在失敗麵前氣餒、萎縮,總是抱著“不行,算了吧!”的想法的人在現代社會裏是根本無法立足的。

在日本,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都提倡從小就培養子女堅韌的意誌精神。他們有一種特殊的耐寒訓練。每年下第一場雪,父母都會帶著孩子到戶外洗冷水浴。當然,這與平日的洗浴有區別,隻是用冷水將身體淋濕。時至今日,日本中小學生的冬季校服依舊和夏季校服一樣,都是短褲短裙。盡管寒風凜冽,可小學生們仍然光著兩條小腿。活躍在操場上,參加各種課間活動。從他們的臉上看不出一點怕冷的表情。

為培養孩子意誌力,日本一所學校甚至別出心裁,給小學生們吃“憶苦飯”。當一種生硬難咽的糠菜團子擺在麵前時,孩子們嚎啕大哭,拒食了3天,而校方、老師以及在場的父母毫不動搖,更不讓步。到了第4天,饑腸轆轆的孩子們終於咽下了糠菜團子,這頓特別的飯菜無疑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裏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不經風雨怎能見到彩虹!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失望難過在所難免,父母不應該立即用自身的經驗幫助他們出謀劃策,甚至越俎代庖。家長應該撫慰孩子煩躁的、失落的、消沉的情緒,調整他們的心態,然後與他們促膝談心,一起找出遇挫的原因,並啟發他們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讓他們自己嚐試著去解決問題。如果問題順利解決了,孩子看到自己有能力,自信心就會不斷地增強,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鍛煉,他們的意誌力就會不斷地提高。

在現實中,有部分孩子“一做到底”的恒心不強,經常做事半途而廢,怕苦怕累,學習成績起起落落,時好時壞的現象時有發生。在這種情況下,父母不要給孩子過多的苛責。作為家長,該做的應是引導孩子順利地走出低穀,幫助他們充分正視失誤並且重修計劃,那麼堅韌的意誌就會在幾次的重新開始中得到鍛煉。

1.你可以做給孩子看

父母首先要做事完完整整,不半途而廢,並注意讓孩子模仿,同時經常提醒孩子注意父母做事是怎樣堅持到底的。

2.父母要注意孩子的意誌力和好勝心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