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
樹立遠大的理想,對於意誌的培養起著決定性作用。一個人隻有樹立了遠大的理想,他才能有最大的決心和氣魄,才能不為任何困難所嚇倒,才能有最大的勇敢和毅力,才是一個意誌堅強的人。一個人的意誌品質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生活、實踐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要培養良好的意誌品質,光懂得道理和有一個良好的願望是不夠的,必須要在生活和實踐中去磨煉。艱苦的勞動固然能夠磨煉人的意誌,但平凡的生活也能磨煉人的意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不少平凡的、沒有多大興趣的,甚至在情緒上會帶來不快的事情,但它對於意誌的培養卻是很重要。一個人在從事這種活動的時候,常常需要克服主觀和客觀的種種困難,要用意誌的努力去迫使自己做好並做完這件工作,人的意誌正是在這種條件下才能得到鞏固和鍛煉。
3.要幫助孩子樹立適當的目標
意誌品質的標記之一就是有明確的目的性,如果沒有明確的可為之奮鬥的目的,就談不上意誌品質。因為要培養孩子堅強的意誌,所以目的是什麼並不是特別重要的。可以以品德、學習、身體、同學關係、師生關係和父子、母女關係等任何一個方麵為目的,也可以以業餘愛好為目標。比如,下次考試時成績前進幾名,兩個星期內和誰成為朋友,一星期之後能做幾個引體向上等。總之,所定的目標最好是既有一定的意義,又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後者顯得更重要。好的意誌品質一旦養成,就會比較容易地遷移到其他方麵。
4.要鼓勵孩子堅持到底
意誌與克服困難相聯係,如果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沒有遇到困難,就起不到培養意誌的目的。因為有困難,孩子在實現的過程中就有可能放棄。這時,做家長的就要多關心,多鼓勵,必要時可以進行適當的指導,且不可讓孩子半途而廢,否則可能比不培養更糟。為了孩子能夠堅持到底,一步一個腳印地養成堅強的意誌品質,最好讓孩子樹立的目標先易後難,家長的幫助由多到少,最後達到不需要家長幫助孩子自己就能自覺克服困難實現目標的目的。以學習為例,對於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最初可以從他們感興趣的學科下手,讓他們確定下次考試的目標,如果目標定得過高,家長可以對他解釋並問他是否需要調整;在孩子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時,引導他以相關的學科為目標。這樣看似效果不明顯,實際上無論對孩子的學習還是對鍛煉他們的意誌都是很有效的,也可能是最快的。
讓你的孩子不怕挫折
如果有機會與孩子一起下棋等,既可以開發他們的大腦,也可以讓他們不時地體會成功與失敗,是磨煉孩子心理的一種不錯的選擇。
李微在班裏所有同學中,家庭條件是最差的一個,他羨慕那些不愁吃穿的同學。最近,又陸續出現媽媽生病、高考落榜等一連串的打擊,他的精神簡直就要崩潰了。媽媽要求他複習再補考一年,可是他卻一點信心也沒有。李微幼年喪父,靠媽媽一個人辛苦地撫育他,媽媽發誓一定要實現爸爸的諾言供李微上大學,把他培養成人。正當他進入高考前一個多月的緊張複習階段,媽媽患上了嚴重的腎炎住進了鄉衛生院。他日夜守護在媽媽身邊,媽媽勸了他幾次,讓他返校學習,他都哭著說服了媽媽,仍留在醫院照料她。媽媽能下地自理了,高考前第3天,李微乘公共汽車回到了學校。發榜時,他以一分之差落榜了。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他實在受不了,在自己的房間裏躺了3天,拒絕見任何人。可見,李微的經曆是不幸的。
但是,依照李微高考落榜後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出,他抗挫折的能力還不夠強。
以上列舉的是一個極端的事例,在生活中並不多見。但現在的孩子麵對挫折的能力不強,在挫折麵前無能為力,卻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原因很簡單,現在的家庭生活水平普遍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父母普遍比以前有更多的時間,再加上大部分家庭隻有一個孩子,做父母的往往對孩子百般嗬護,孩子們往往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需要遭受什麼挫折,也沒機會經曆磨難。一位有30多年經驗的班主任不無感慨地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錯誤犯的越來越多,犯了錯誤你還沒說他,他就受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