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給孩子的禮物(1)(1 / 3)

父母欠孩子什麼?父母不欠孩子一分鍾時間,半分力氣,不欠晝夜不停地為他們開車的義務,不欠他們的音樂課、網球課和昂貴的自行車……

父母什麼也不欠孩子嗎?不,你把他帶到這個世界上,你就有責任讓他們懂得自身的價值,要給他們堅定不移的指導和始終如一的約束,並且有責任幫他們接受一整套他們賴以立身處世的牢固的社會準則……

世上最幸運的人

在一個貧寒的家庭裏,一家人相依為命。爸爸辛辛苦苦地工作,養活一家子。兒子也知道生活的艱辛,一直都很懂事,從來沒有向父母提出過分的要求。

有一天,兒子眉頭緊鎖,鬱鬱不樂,顯得心事重重。

父親把一切看在眼裏,關切地問兒子,兒子怎麼也不肯說,他不想為難父母,後來才吞吞吐吐地說:“同學們都有腳踏車,隻有我沒有……”

父親沉默了,因為家裏實在沒有多餘的錢。

又過了幾天。

兒子驚喜地跑回家,對父親說:“爸爸,給我兩塊錢吧。我要玩轉盤遊戲,轉盤上有腳踏車。”

父親看著兒子渴望的眼睛,沒說什麼,把錢遞給了兒子。

兒子歡天喜地地去了,不久便垂頭喪氣地回來了。“我是世上最不幸運的人。”兒子憂鬱地嘟囔著,因為他沒有中到腳踏車。

父親意識到腳踏車對兒子的重要性,若有所思地轉身走了。

第二天,父親讓兒子再去試一次運氣。兒子有點遲疑,但在父親鼓勵下,還是拿著錢去了。這回,大喜來臨,兒子一蹦一跳地跑回家,對父親說:“我中了,我中到腳踏車了,我是世上最幸運的人,再大的困難也難不倒我了……”

若幹年後,兒子事業有成,也擁有了豐厚的家產。隻是那輛腳踏車他一直保存著。每當他受到挫折時,他都會想起腳踏車,想起他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

兒子成年後回憶說:“每天晚上那輛腳踏車都會在夢裏出現,我使勁地蹬車,朝著明天飛奔。”

而那位父親呢,一直保守著一個秘密。

父親臨終前,把兒子叫到床邊:“兒子,你知道那輛腳踏車是怎樣中到的嗎?”

兒子心頭一震,困惑地看著老爸。

這輛腳踏車是爸爸買的。我從親戚朋友那裏借錢買了那輛腳踏車。因為,我不想讓你覺得是世上最不幸的人。

教子點滴

做父母的欠孩子什麼?一輛腳踏車?不!

父母的主要義務之一就是要讓自己的孩子們懂得自身的價值,相信自己的力量。因為自重與自信是孩子良的精神狀態的基礎。一個孩子,如果老讓他感到自己不幸運、自卑,如果老將他與同齡的孩子去比較,他就會變得毫無自信心,惟恐失敗,而根本不願意去試著幹任何事情。那麼這孩子的一生將會十分暗淡。

沒有一個孩子是自己要求出生的。尤其沒有一個孩子願意降生在貧困的家庭。走過貧困,孩子們會感謝貧困,但不會祈求貧困。父母如果把一條生命帶到了人間,那麼就欠了這孩子一些東西。倘若父母能把孩子應得的東西——自信與自愛給他,這足夠影響孩子的一生。

不正當的手段

年幼的富蘭克林很喜歡捕魚,隻要他有閑暇時間,就一定會在磨坊附近的池塘邊,在那裏他能捕到各種各樣的魚。

那是一片很深的泥塘,每當他和小夥伴們捕到魚的時候,孩子們不得不站在泥塘裏才能抓到它們。弄得全身髒亂不堪。

一天,富蘭克林站在泥塘裏對他的同伴們說:“站在這些臭泥裏實在是不好受!”

“說得對!”另外的男孩子們一起附和著,“要是能有別的地方可站那該多好!”

富蘭克林說無論如何得想一個辦法,總會有辦法的。

過了一會,他們發現在不遠的地方有很多塊大石頭,附近工人們打算在那裏建造一個房子。

富蘭克林想了一會兒,他說:“看見這些石頭了嗎?我有一個主意,我們用這些石頭在這裏建造一個小碼頭,你們說怎麼樣?我們要把這些石頭運到水邊,來實現我們的計劃。”

“好!好!”孩子們高喊。

富蘭克林:“那好,就這麼定了,今天晚上就開始行動。”

在約好的時間裏,孩子們到齊了,並開始搬運石頭。最後他們終於把所有的石頭都運走了,並建成了一個小碼頭。大功告成的時候,孩子們高興地歡呼著,然後飛快地跑回家去睡覺,夢想著第二天的開心。

第二天早上,工人們驚奇地發現所有的石頭都不見了!他們跟蹤地上的腳印,很快找到了那些失蹤的石頭。

“那些小混蛋,他們偷走了我們的石頭,建造了一個供他們釣魚的小碼頭。這些小家夥,他們幹得還真不錯呢!”

後來工人把這些小鬼告上了法庭。幸運的是,石頭的主人是一位紳士,他原諒了孩子們,因為他覺得這件事的領導者——年幼的富蘭克林,有著幹大事的氣魄。

“本傑明,到這兒來。”老富蘭克林先生用他一貫嚴厲、低沉的聲音說道。“是什麼理由竟然會讓你去動並不屬於你的東西?”

“如果隻是為我自己的利益,我絕不會想到要那麼去做,但我們建的碼頭是為了大家方便。如果用這些石頭來建房子,那隻有房子的主人才能享用。而我用這些石頭建成碼頭卻能為更多的人服務。”小富蘭克林的回答讓父親很吃驚。

“我的孩子,”富蘭克林先生嚴肅地說,“你的做法對公眾的傷害比對石頭主人的傷害還要大。我確實相信,人類的一切苦難,無論是個人的苦難還是公眾的苦難,都來自於人們忽略了一個真理,那就是罪惡隻能帶來罪惡,正當的目的隻能通過正當的手段才能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