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難以承受的經常是閑適,而非重壓。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存在著一個個非常溫柔的陷阱,這是那些過分庇護孩子的父母親手挖掘的,掉進陷阱裏的孩子,由於被剝奪了犯錯誤和改正錯誤的機會,從而也失去了長大的機會。
我們在養小孩,不是在養花!
我的隔壁鄰居大衛有兩個小孩,一個5歲,一個7歲。有一天他正在教他7歲的孩子凱利怎樣使用瓦斯驅動的割草機割草。當他正教他如何在盡頭將割草機掉頭時,他的妻子叫他過去談事情。當大衛轉身回答問題時,凱利把割草機推到草坪邊的花圃上——所過之處,大約2尺寬的一條痕跡已被夷為平地!
大衛回頭發現發生的事之後,他開始失控了。大衛花了一大把時間費力地侍弄那些令鄰居們羨慕的花圃。當他開始對兒子提高音量後,妻子很快地走到他身邊,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說:“大衛,請記住——我們在養小孩,不是在養花!”
大衛的妻子話提醒了我和我的妻子,為人父母必須明了孰重孰輕。孩子以及他們的自尊比他所破壞的任何物質上的東西還要重要。被棒球砸碎的窗戶、被孩子不小心碰倒的燈及掉在廚房裏的碟子都已經破了,花也已經死了。我必須記得不要打破一個孩子的心靈,不要使他們充滿活力的感覺變得麻木,或者再增添更大的損失。
有一次,我的小孩嚐試著從冰箱裏拿一瓶橙汁,但瓶子很滑,他失手把瓶子掉在地上,濺得滿地都是橙汁。
他的母親到廚房來,並沒有對他大呼小叫、教訓他或懲罰他,她說:“哇,你製造的混亂還真棒!我幾乎沒看過這麼大的果汁坑。反正損害已經造成了,在我們清理它以前你要不要在橙汁中玩幾分鍾?”
他的確這麼做了。幾分鍾後,他的母親說:“你知道,每次當你製造這樣的混亂時,你最好還是把它清理幹淨,讓物歸原處。你想這麼做嗎?我們可以用一塊海綿、一條毛巾或一隻拖把。你喜歡哪一種?”他選了海綿,於是他們一起清理打翻了的牛奶。
他的母親又說:“你知道,我們在如何有效地用兩隻小手拿大牛奶瓶上已經做了個失敗的實驗。讓我們到後院去,把瓶子裝滿水,看看你是否可以拿得動它。”孩子學到了,如果他用雙手抓住瓶子上端接近瓶嘴的地方,他就可以拿住它不會掉。
這堂課真棒!
教子點滴
我們多麼容易忘記我們仍然在學習啊!我們更是忽略了孩子也在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
對於孩子,我們常常仗著愛的借口,譴責他、束縛他、甚至傷害他,每當這時,我們總會忘記“我們是在養小孩,不是在養花”。
等到孩子長得很大的時候,他會很感謝自己父母不像別的父母一樣,對他們咆哮並且教訓他們要小心一點。
孩子們知道
在費城,一個陽光普照的周末午後,我的朋友,一個自豪的父親,巴比,帶著他的兩個兒子打迷你高爾夫球。
他走向售票櫃台問道:“進去要花多少錢?”
年輕的售票先生回答:“大人3元,6歲以上的小孩也要3元,剛好6歲或小於6歲的小孩免費。他們兩個幾歲?”
巴比答道:“那個律師3歲,另一個醫師7歲,所以我想我得付6元。”
那位售票先生笑道:“嗨!先生,你是不是剛中了彩券,發了財?你隻要告訴我較大的男孩6歲,就可以替自己省下3元,我又看不出來有什麼差別。”
巴比回答:“你說的沒錯,但是孩子們知道那是不同的。”
教子點滴
在所有的溝通當中,最具有說服力的方式,就是肢體語言的溝通。而肢體語言的溝通當中,最有效率的竅門,就是用“以身作則”的方式,來影響對方。
父母傳遞給孩子最重要的信息往往不是用言語達到的,孩子在整個成長期,都會模仿父母的行為,並以父母為楷模。
父母最好要時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觀察你,因此你必須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假如你不想讓你的孩子吸煙,你自己最好就不要與香煙為伴。要想為你的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父母必須以身作則。作為孩子的教育者,父母不能夠在“言傳”和“身教”上自相矛盾,應該說到做到。在教會孩子誠實之前,首先教會自己誠實。千萬不要為一時小利,將以前所有的教育付之一炬。
孩子的“傻”問題
有一次,美國教育家塞德茲博士正與一位父親談論孩子的教育問題。
這位名叫迪德羅的父親垂頭喪氣地對塞德茲博士說:“有時候孩子真的特別煩。那張嘴整天都不停,嘰嘰喳喳問這問那,我的頭都快被他吵炸了。”
“是呀,孩子嘛,總會有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這是非常正常的,這也是孩子想要學習知識的一種表現呀。”塞德茲博士說。
“你說得那麼輕巧。這是因為你的兒子不那麼煩人,如果你兒子也像我兒子那樣,我保證你也不會這樣說了。”這位父親非常不服氣地說,仿佛隻有他的兒子愛提問題。
就在這時,塞德茲博士的兒子威廉走了進來。
“父親,這本書上寫的這件事我不太理解。”說著,兒子把一本書遞給了塞德茲博士。這是一本達爾文進化論的少兒讀本,書中用生動的筆調描述了生物進化的曆程,並且配有非常有趣的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