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1章 第一批留歐學生(1 / 1)

清同治五年(1866年),閩浙總督左宗棠,奏請清廷創辦馬尾船政局。同年推薦江西巡撫沈葆楨為總理船政大臣。此後,馬尾船政局成為中國海軍的發源地,它創辦的前後學堂是我國第一所海軍學校。

為了培養海軍、造船等方麵專業人才,沈葆楨提出派送留歐學生深造,這是我國近代史上引進西方技術的重要決策。

此時,左宗棠雖遠在西北邊陲,對船政局派遣留學生一事仍十分重視,提出不但留英、法,還要留德。這是充分表明洋務派決心走向世界的明智之舉。

光緒二年(1876年)冬,馬尾船政局用留學經費20萬兩白銀,選派第一批留歐學生林永升、嚴複、薩鎮冰等35名,由留學生總監督李鳳苞帶領,分赴英、法、德等國學習“製造”、“駕駛”、“輪機”等專業。他們勤攻理論,上兵船認真實習,“製造駕駛,行兵布陣,無不諳練”。光緒六年(1880年),他們學成回國,成為我國最早的工業、運輸業、海軍建設的幹才。甲午中日海戰,林永升浴血奮戰,以身殉國。

嚴複成為翻譯《天演論》的著名學者,薩鎮冰亦為我國近代史上風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