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古代第一位聖人:傅說(1 / 1)

孔子在中國被尊奉為“聖人”,流傳至今。閑餘詳查史籍發現,比孔子大約早800年的商朝武丁王時期的宰相傅說,才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被尊奉的“聖人”。

傅說,古虞國(今山西省平陸縣)人,出身於奴隸,曾在傅岩山一帶和許多奴隸一起勞動,在征服洪水泛濫時因發明“版築法”而聞名遐邇。商朝經過兩代君王傳位給高宗武丁時,西戎為患,朝政日衰。“帝武丁即位,思複興殷,而未得其佐”(司馬遷《史記·殷本紀第三》),因此他命滿朝文武到全國各地去尋訪賢能之士。當他得知傅說有賢名時很想馬上把他召到朝中,可傅說出身低賤,迅速擢升必然引起貴族的極大不滿,因此武丁王便假托“天命”,武丁夜夢得聖人,“名曰說……舉以為相”。傅說為相後極力輔佐武丁王59年,遂使“殷國大治”,成為曆史上著名的中興名相。

武丁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有確切記載的君王,傅說死後,後人在傅說“版築處”建立了“傅說祠”,傅說做奴隸時藏身其中的洞穴被封為“聖人窟”,“聖人窟”前那條小河被易名為“聖人澗”。因此傅說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