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大秦之力人力篇(2 / 2)

為馮劫馮去疾父子以及李斯等人平反,由於馮氏父子是下獄後自殺的,所以家人並沒有受到趙高迫害,但是承受世人白眼狼般的待遇是肯定的。李斯不肯死心,在獄中又受了趙高誣陷,全家都被腰斬於市。但是他的門客都在,司馬欣宣布朝廷新的官員製度,李斯的大批門客就返回鹹陽,為國效力,當然也有心灰意冷的隱退了的。這批返回鹹陽為國效力的就包括政才吳公,同吳公交談後,司馬欣就親自把吳公推薦給章邯,以圖挽救章邯一係軍重文輕的局麵,也為自己留守鹹陽治理大秦尋找著副手,其餘的才能稍小的人就直接安排了小吏的職位,不斷地豐富著章邯軍係的文官人員,可是截至目前為止小吏問題好解決,但是能夠獨當一麵的文官大才卻還沒有啊。

司馬欣也算是個牛人、明白人,知道現在章邯一係剛剛起步,正是步步維艱的時候,各方麵壓力不斷,敵對勢力不明,己明敵暗,實在不好辦。看著章邯本人也算是四處奔走延攬人才,增強軍事實力,提拔自己的人。為了自己心目中的大秦帝國,為了章邯將軍的未來更進一步,更為了自己將來的相國夢想,必須拚命。

司馬欣馬不停蹄,不斷奔波,走訪了大秦的元勳功貴,平反了趙高時代的冤假錯案。又接著走訪了大秦的老世族。在一般人看來,隻知道大秦老世族的孟西白三家,但是大秦世族足有三十二家的。其中原衛軍都尉白力就是白族子弟,章邯軍係西乞列就是西乞家族的,孟防就是孟氏家族的,當然了身在高位的司馬欣隻知道白力是白族子弟,並不知道西乞列和孟防等等的軍中世族人士,雖然不知道具體人士,但是大秦世族遍天下,軍中多有世族子弟兵將還是知道的,這無疑也就反應了軍係和大秦世族關係不錯。

大秦三十二大世族,每族人口數萬,丁壯上萬,掌控著大秦絕對的人力資源,無論是戰場攻伐的士兵還是新的官製能否順利執行,都必須得到世族的支持。

司馬欣通知了李複和章平,叔孫通吳公等人一下,叫他們做出安排,就找了個引導,先從孟西白三族開始逐一拜訪大秦世族,來到了大秦郿縣,找了個白氏子弟帶司馬欣等人來到一戶高大的土質建築院落前麵,也沒敲門,推開破舊的木門就進去,張口喊道,“叔叔,叔叔,我回來了。”原來這白族族長是這個白族子弟的叔叔,但是既然是叔叔,就說明在家不行大,如何能夠繼承族長的位置呢。

原來秦代雖然也有長子和嫡庶之分,但是繼承家族甚至繼承皇位並沒有要求必須是嫡長子,若不然的話,秦王國不會有很多的庶出王,二世皇帝胡亥也不能這麼容易登上皇位。並且這世族並不像後世的士族那麼富有,世族隻是聚居在一起的大姓家族,比不了後世那樣的累世做官的士族,即使族長也差不多少,就是一戶普通莊戶人家,如此一來也就沒有那些敲門拜帖的禮數了,所以這個白族子弟推門就進來了。但是這族長的威望可是很高的,權限也是很大的。

經過寒暄,司馬欣和白力的叔叔說道:“白族長,現在上將軍章邯和你的侄子已經殺了趙高了,咱們老秦人的好日子就會回來了,咱們還能稱霸諸侯的,咱們大秦銳士依舊能夠打垮他們。”老頭倒是淚眼婆娑,真的是老淚縱橫啊,這些人不像那些元勳功貴那樣那麼關心家族利益,這樣的人可以為了祖國的榮耀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這些往往是一樣的,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往往更加冷靜的看待事物,並且由於家族利益的影響,所采取的措施往往是冷處理的方式,而這些普通黔首百姓就沒有那麼多的顧慮,隻是看到了是成是敗。

老族長當即召集了幾個族內長老似的人物,大家一起盤腿坐在老族長家炕頭商談。

司馬欣也沒有和白氏族人解釋那些新的官製,而是直接告訴他們白世族的子弟有才能的都可以作官,族長可以向朝廷舉薦自家有才能子弟為官,當不了官的也可以參軍作戰,多立戰功必然能夠封爵獲地。

這些普通莊戶人家雖然以國家榮辱為個人榮辱,但是卻不關心那些國家政事如何執行,也不懂這些。他們真正關心的是能否吃飽飯,能否過上好日子。司馬欣和這些人閑談著,左左右右的並沒有聊到點上。試想想司馬欣叫族長推薦家族子弟入朝為官,試想想這個年月的人又有幾個能夠識文斷字,又有幾個能夠弓馬嫻熟啊,凡是成年族人子弟又有哪個敢脫離自己勞作半生的土疙瘩田地上朝堂去當官啊,那個東西距離很遙遠啊,而他們往往把這些希望寄托給自己還沒有成年的孩子們,希望他們可以好好學習,以備將來成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