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4)(1 / 3)

終於有一天,學校老師寫了一張條子把張朔的家長請到了學校,老師說:“這個孩子抽煙基本公開化,每天兜裏、書包裏總裝著各種牌子的香煙。在教室裏吞雲吐霧,故意把煙吐成各種花樣,自以為很瀟灑。”

吸煙有害健康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因此一些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抽煙,第一反應就是震驚和憤怒,很少有家長能夠冷靜下來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專家建議家長首先調節自己的情緒,以平和的心態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一般來說,孩子抽煙的原因如下:

1.刻意模仿大人

中學生心理上有一種強烈的成人意識,他們渴望獲得成人感,所以會下意識地模仿成人行為。有些孩子天真地認為吸煙才是大人,男人不抽煙不夠味,為了表明自己已經長大了,是個大男人了,於是就叼起來了煙卷。還有的孩子純粹是受到家長的影響,有的家長口口聲聲不許孩子抽煙自己卻嗜煙如命,有個孩子曾經委屈地說:“我父親就是一個煙民,老師有的也抽煙,我們未成年人也是人,不讓未成年人抽煙,這是十足的歧視。”

2.怕被人嘲笑

大多數孩子有一種從眾心理,覺得別人抽了,自己說不會抽顯得不合群,不夠意思,而且會被人家嘲笑。一位高二的男生說:“班上有近10個同學抽煙,不抽煙的男生常被這些人嘲笑,時間久了,抽煙的人自然越來越多了。”另一位有多年煙齡的中學生回憶說:“我是初中一年級開始抽煙的,當時是我一個同學給我的煙,因為沒有抽過,就拒絕了,可大家都笑話我沒斷奶。後來咬咬牙,我就抽了。”第一次抽煙可能是受別人鼓動,但接下來會有第二次、第三次,這樣孩子不知不覺地就染上了煙癮。

2.為了解悶釋壓

孩子在情緒低落、心情不好、壓力過大的時候借助抽煙來消愁解悶的情況是比較普遍的。家庭缺少溫情、遭受虐待、遇到了困難、沒有得到公平待遇、被學校處罰、學習過於緊張等等,都是導致孩子心情鬱悶,壓力過大的原因,一些孩子在沒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情況下,就會用香煙來緩解苦悶、宣泄不良情緒。有一名學生說:“我們中學生現在學習壓力很大,在學習壓力大的時候,就希望像大人那樣,通過抽煙、喝酒來緩解一下。”

3.為了引起他人關注

從心理學上講,抽煙並不能給孩子帶來生理上的快感。彰顯自我是孩子在青春期的一個比較強烈的心理需求,孩子抽煙更多時候是想顯示自己、引起別人對他的注意。有些孩子覺得抽煙很個性,可以讓自己看起來與眾不同。還有一些孩子,希望引起老師的關注,但是他的學習成績不好,在其他方麵也沒有什麼過人之處,於是就通過抽煙來達到這個目的。

4.受好奇心的驅使

小孩子抽煙大都源自好奇,這時他並不能算是會抽煙,可能隻是從家裏拿爸爸的煙抽著玩,腦子裏還沒有抽煙的概念,也沒有好壞的判斷。隻是會很羨慕那些會吐煙圈的同學,覺得很帥,一心想和他們一樣,然後就堅持不斷的練,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有一個孩子剛上初一就學會了抽煙,當父親問他為什麼抽煙時,孩子很天真地回答:“抽煙很好玩,很酷!”

5.虛榮消費

現在,很多孩子每月都有大量的零花錢,這使得孩子小小年紀消費意識就得到了膨脹。香煙牌子的好壞,煙價的高低也成了衡量家庭貧富、貴賤的標準,誰抽的煙越好越有麵子。很多孩子抽煙純粹是為了裝大,他們買很貴的外煙,有人時就抽上一支。

吸煙不僅損害孩子身體健康,而且會影響學業進步,誘發違法犯罪行為。禁止未成年人吸煙,不僅有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而且有利於家庭的幸福和社會的穩定。因此,父母一定要重視孩子抽煙的問題。

要幫助孩子戒煙,父母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給孩子樹立榜樣

孩子就像父母的一麵鏡子,不少孩子吸煙,是受家長吸煙的影響。如果父母抽煙,不管他們再怎麼嚴禁孩子抽煙,孩子最終往往仍舊會成為抽煙一族。因此,我們不能期望父母吸煙的孩子能徹底抵製香煙的誘惑。如果家長都是煙鬼,卻隻要求孩子不許抽煙,對孩子來說,顯然是沒有任何說服力的。所以,身為父母,如果你抽煙,而你又不希望孩子抽煙,那就先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