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如此篤信?
非常簡單,就因為:麵試時,為多個參謀,俞敏洪帶著老婆孩子一同和謝東螢吃飯,他發現,謝東螢一邊講著上市的規劃,一邊從頭至尾在細心地給孩子夾菜。“就這一個動作,我就知道可以用他,因為他能關注別人的感受。”俞敏洪微笑著描述當年的場景。
果不其然!新東方2006年赴紐交所上市過程中,謝東螢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再後來就是,這位CFO用專業的金融知識、財務知識、上市知識以及良好的口才,對緊急事情的把握能力,成就了一次不尋常的職業跳躍。
當然,謝東螢一輩子也沒碰上過這麼好的老板。原因有三:“第一個是我懂業務;第二個是我懂他;第三個是我懂得一個真正人才要用在什麼地方。”俞敏洪認真地說。作為新東方的核心骨幹,謝東螢一年到公司的全部時間不會超過30天,他無需8小時上班,大部分時間都待在美國和香港,與自己的家人在一起。“但新東方這個上市公司的外圍聯係工作一點也沒耽誤。”俞敏洪很自豪。
實際上,判斷一個人的所謂好壞,俞敏洪的標準主要有兩個:一是看綜合人品,比如為人處世要坦誠,自私自利之心不能太重;二是看追求事業的積極性和熱情,也就是所謂的追求成就感。新東方所有高層的選拔,無不遵循這個套路而來。“這個人是對創造成就本身感興趣,還是對成就背後的利和權感興趣。這實際上有一種胸懷在裏麵。”俞敏洪解釋。
再也回不去了
俞敏洪的身邊是不能缺書的,否則連覺都睡不好。“我到南極、北極都可以帶著書。”他說。偶爾他也會在家裏待上一天半天,在書房裏冥想。不過更多的時候,他采用的解壓方式是進行“身體清洗”,背上包,從早晨一直走到晚上。“工作一段時間以後就會渾身充滿壓力,精神極其疲倦,當很多問題讓你越來越焦慮的時候,隻有一個辦法,就是想辦法讓身體疲勞。”他說,每個月他通常會進行兩三次這樣的“清洗”,之後睡眠總會特別好。
不過,這離他“悠遊江湖”,純粹讀書、寫作、旅遊的夢想還差得遠,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走了彎路,到現在還沒繞回去。”混跡江湖,不得不背負所謂社會名流的各種應酬、演講負擔,尤其是一不留神將新東方推上了上市公司的行列,都讓俞敏洪感到無比累心。而今,麵對這個在全國49個城市設立了54所學校、7家產業機構、47家書店以及700家學習中心的“巨無霸”,他不得不被資本推著跑——以他認為完全不合邏輯的年增長25%的速度。這直接導致了新東方“泡沫化”,一年多新增300多個教學點,以至利潤下滑,不得不在2013年年初裁員逾千人,關閉幾十家培訓中心。而已經進行了3年的管理精細化工作,也還任重道遠,俞敏洪認為全麵完成至少需要10年時間。
可是,“我知道實際上是沒有後悔藥可以吃的。”俞敏洪說。他並不否認,是上市讓新東方在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否則也不會有從10億元到70億元的滾動式擴張。但他仍放言,“我後半生的目標就是別管新東方!”
3年前,俞敏洪就毫不猶豫地提出放權。在新東方的分校,人事權放給分校負責人,由俞敏洪來負責分校校長的任免。而對新東方關鍵崗位上的副總,他給予了最大尺度的放權:他們在自己管轄的板塊範圍以內,隻要不違反新東方的戰略方針,就可以進行自我決策。
不過,放權不等於就能培養出接班人。“我恨不得馬上就把新東方交出去,但是接班人的培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俞敏洪語氣頗重地說。這當然因為,他對未來接班人的期待頗高:既要文化氣場一致,又要管理經營思路一致,還要熱愛新東方。同時具備精益管理能力,人世關係處理能力要很強。但更重要的是,這個人最後必須能慢慢形成個人魅力,成為中國管理界的名人。而新東方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產生第二個如俞敏洪這般有社會影響力的人物。
“能在內部服眾的人還是能找到的,但做到內外部都達到我的狀態確實比較難。”俞敏洪毫不隱諱地說。這使他在新東方的形象代言人崗位上遲遲不能“退休”。在他看來,其實就像馬雲,退是退不下來的,他永遠是阿裏巴巴的象征,所謂退不過是一種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