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粗心大意”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也是很多孩子都會犯的一個大毛病。然而,有的孩子卻常常把錯誤歸咎於“粗心大意”,每當在分析原因的時候,就會這樣說:“唉!我本來會做的,就是因為太粗心了。”
一句“就是因為太粗心了”似乎成了孩子為錯誤開脫的借口。不過,粗心的問題絕不是輕描淡寫就能解決的。那麼,我們應該怎樣解決呢?
下麵,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解決孩子數學粗心問題的幾大要素吧。
運動知覺能力
運動知覺直接影響孩子對方向、空間、時間、距離、重量的體驗,而這些體驗對學習數學至關重要。如果孩子的運動知覺能力發展不足,就會造成手眼協調不好、計算容易出現差錯等情況。比如,平衡能力較弱的孩子,在做豎式計算的時候,就容易出現對位不齊的情況。
孩子的運動知覺能力發展不足,除了是由局部腦生理發育、分化不良或損傷造成的之外,還是由配合其正常生長發育所需要經曆的充分的感知覺活動和協調運動能力鍛煉不足造成的。比如,如果孩子在室內外運動過少、爬行過少、親子交流過少,都會造成運動知覺能力發展不足。
對此,我們要有意識地為孩子創造運動的條件和練習的機會,有目的地訓練他的各種運動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水平等,在內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出調整。比如,對於幼小的孩子,我們可以多讓他進行一些攀爬能力的訓練,從而使他的眼、手、腳更加協調;對於年齡大一些的孩子,我們可以多讓他進行一些精細動作的訓練,如穿珠子等。
視知覺能力
老師向貝貝的媽媽反映,有時候,老師會把數學題抄寫在黑板上,然後讓同學們抄寫在作業本上並在課堂上做完,而貝貝總是做不完,還會出現很多低級錯誤。
後來,老師發現,貝貝在抄寫環節浪費了很長時間,比如,有的同學能連續看好幾個字或整個算式,然後抄寫在本子上,而貝貝幾乎是看一個字寫一個字,所以,占用的時間就會比其他同學長。貝貝不僅抄寫得慢,而且很容易出錯,不是把抄成,就是把“1”抄成“7”。
貝貝之所以書寫緩慢,隻能看一個字寫一個字,之所以會抄錯符號或數字,是因為他的視知覺能力發展不足。數學涉及符號、數字、字母、圖形,孩子隻有具備很強的視知覺能力,才能去注意、辨別、記憶和理解。
視知覺能力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視覺集中
如果孩子的視覺集中度較差,在閱讀的時候就容易出現漏字、加字或跳行的情況,在做數學題的時候就會把數字跳過去或看錯,也可能會漏題。
對此,我們要對孩子進行視覺集中訓練。比如,把杯子放在桌子上,讓孩子站在一米開外的地方,盯著杯子看一分鍾,盡量少眨眼;讓孩子在一篇文章中盡快尋找“的”、“了”等常見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