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回 第二輪談判(1 / 2)

第二天天剛亮,北上支隊就拔營出發,在城上一幹一夜都沒合眼的官民百姓、壯班民團的注視下,繞城而過向北而去。

部隊在麻湧鎮渡過了東江,這也是東莞境內唯一沒有橋梁的河流,近三百人馬隻能依靠征集來的大船來回擺渡。看到一艘船隻能裝半個排的人員裝備,來回一趟要四十分鍾,楊波隻得搖頭苦笑,對站在身邊的陳威賦說道:“珠江水係支流成百上千,現在也沒有原來那麼發達的道路橋梁係統,看樣子部隊還是要多裝備兩棲車輛才行,這樣才能最快的把部隊投放到預定地點。”

“成立舟橋部隊不行嗎?”陳威賦提出另一個方案。

“我們沒有這方麵的專才,而且這麼多河湧都靠架浮橋的話,不僅費時費力,而且還影響這些河流的通航。”楊波顯然對這個問題已經經過了深思熟慮,馬上指出了陳威賦的方案的不可行之處。“而且從本質上說我是宅男,很少出門的,我希望盡量留在後方。還有,我的右腳麵受過工傷,也不利於長時間徒步行軍,下次沒車我是不會出來了。”

“把我的馬讓給你好了。”陳威賦看了看楊波的腳,看不出有什麼問題。

“是暗傷,表麵看不出來。”楊波看出了後者的疑惑,“馬就留給你自己騎吧!我可不想以後成羅圈腿。”

跳過馬的話題,陳威賦又冒出了更天馬行空的想法,“如果把63式水陸坦克開到海上,不是和朝鮮在巡邏艇上裝坦克炮差不多,在近海完爆英國海軍的木頭船。哈——哈——!這個主意怎麼樣?”

楊波在腦海中想象著這樣的場景,不自覺的也跟著笑了起來。

過了東江不久,北上支隊就進入了南海縣的境內,一路前進到黃埔附近,部隊才再次停下了腳步,並依托水源地形,在離珠江不遠的地方構築了一個更堅固的營地。相信英國人很快就會做出反應。

英國人確實很快做出了反應。直到第二天下午,才有一隊英軍在南海縣衙役的帶領下找上門來。

聽說帶頭的是個中尉,陳威賦都懶得出麵,直接讓四連指導員來見客。

雙方互通了姓名之後,英軍中尉立刻就提出抗議,指責北上支隊違反停火協定,無故進犯廣州。

“中尉,我是不是可以認為,你們英國人的幽默感都很強?”聽完英國人的咆哮後,指導員用戲謔的口吻反問道。

“什麼意思?”英軍中尉一時之間很難理解中國人的冷笑話。

“我的意思是,你們英國人是不是都喜歡講笑話?”要給聽眾講解笑點,讓指導員覺得很無趣。

“你把我軍的抗議當成笑話?”感覺遭到戲弄的英軍中尉立刻變得怒氣衝衝。

“不是嗎?”指導員絲毫沒有受到對方情緒變化的影響,“我們雙方達成的是停火協議,而不是停戰協議,更不是和平協議。也就是說,我們雙方還處於交戰狀態。而且停火協議已經到期了,我們的行動並沒違反協議。再者說了,我軍一直沒有進入貴軍的控製區,我們在自己的國土上行動,難道還要得到你們的允許?”看著對方愁眉苦臉的樣子,指導員不得不提醒對方幾句,“我們到這裏來,就是要讓你們的專員和公使認清事實,隻有和平才有出路。”

普遍學曆不高的英軍下級軍官,又豈是有文化、有口才、沒節操的二十一世紀青年的對手,馬上變得張口結舌,最後隻得要求北上支隊不得越過茅崗、竹高嶺、大椿崗、大淋崗一線。

而陳威賦他們的任務就是來和廣州的英國人打一個招呼,現在目的已經達到了,剩下的時間就要交給外交人員來表演了。

英軍中尉把四連指導員的話帶回廣州,額爾金和包令很快判明這是威脅,為談判造勢的威脅,隻是他們也沒有更好的應對辦法。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誰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落下來,到時候自己難道帶著手下退到海峽殖民地去?原來二人打算用拖延戰術的。想等待國內的最新指示,從印度、南非、澳新等地調兵是一個選擇,聯合清政府一起剿殺光複軍也是一個選擇,但這些方案都不是短時間能達成的,是需要時間的。而光複軍顯然並不想給他們這些時間。雖然這股小部隊擺在這裏,隻是表明一種態度,但它也可能隨時變成進攻的前哨陣地。兩人便指示巴夏禮,原則上同意給於光複軍一些賠償,畢竟還有那麼多俘虜要贖回來,不可能一分錢都不出的。但不能以賠款的名義,而且要求巴夏禮盡可能為聯合王國爭取最大的利益。

※※※※※

三天的時間早就過了,巴夏禮以通訊不便為由,要求再延長三天時間。談判組在經過綜合考慮之後,同意了他的要求。直到包令的指示從廣州送達,第二輪談判才得以展開。

一上來巴夏禮開出了最新的條件。英國方麵同意支付一筆錢做為贖回英軍戰俘的費用,但總數不超過一萬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