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柣? 東莞縣城(2 / 2)

正在自怨自艾之際,街上的人群突然奔跑起來,更有人在大呼小叫,剛才還安靜的關廂立刻變得象煮開了的鍋一樣。看著眼前的一幕,和幾個月以前的情形何其的相似,史國安暗忖:不會這麼巧吧?剛想到光複軍,光複軍就打來了。他幾步躥到街上,一把拽住一個悶頭向城裏跑的男子,“怎麼回事?”

那人一邊拚命掙紮,一邊大叫,“你個闔家鏟,想死別拉住我,短毛匪已經到寮步了,擋在路上當心吃槍子!”

史國安放開那人,拔腿也向城裏跑去。雖然他已經有了投靠光複軍的打算,但暫時隻是一個想法,事到臨頭,還是要和師兄商量一下。

開始的一個月,縣衙一直有派人在兩縣交界的地方負責監視,把新安的情況上報縣裏。雖然一些混亂的消息搞得縣城一日數驚,但也讓縣衙有了預警的時間,隻是光複軍一直都在新安境內折騰,過了一個月,大家不免鬆懈下來。等到光複軍與英國人開戰之後,監視的人也開始三天打漁兩天曬網了。所以才會出現兩個連的光複軍已經進入東莞境內一天了,縣衙還沒有接到報告。而各鄉的士紳都與光複軍達成了井水不犯河水的默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沒人向縣衙報告,以至於光複軍都到了跟前縣裏才收到消息。

不久之後,華延傑也接到了報告,有兩路髡匪的前鋒已經到了寮步,人數有五六百,隨時可能向縣城撲來。華知縣連忙命令關閉四門,大索全城,凡是非本縣居民都統統抓起來,以防髡匪內應開城。接著一麵召集官佐吏員議事,一麵發文急調石龍等地的鄉勇進城來協防。

衙門裏的小吏來找本縣捕頭的時候,史國安也正和師兄在討論投誠的可行性。聽到師弟說出大逆不道的話,趙捕頭一點也不吃驚。師弟這幾個月的境遇他都知道,不過他也沒有辦法。能量有限,能幫的也就那麼多,至於等到光複軍兵臨城下的時候怎麼辦,他也不是沒考慮過。隻是他與史國安不同,家中上有老母,中有嬌妻,下有幼子,做事總要三思而行。最後隻得告誡師弟,待機而動,先搞清光複軍的意圖。如果光複軍攻城,就勸說知縣開城,如果知縣大人要行那愚忠愚孝之事,為了闔城百姓計,少不得要行非常之事。

兩師兄弟商議停當,吏員也找上門來了。趙捕頭吩咐家人看緊門戶,便帶著師弟出了門。此時街上一片亂象,逃難的財主富商因為四門關閉亂成一團,快班壯班正在抓捕外地人,趁機敲詐勒索的不在少數。史國安看見恨恨的罵道:“不知死活的東西,等光複軍進了城,還有你們好果子吃!”

此時華知縣已經帶人上了南門的城門樓。光複軍雖然還沒來,但關廂的居民已經走避一空。光複軍號稱秋毫無犯,但槍炮無眼,等會兒打起來平白挨個槍子都沒地方說理。縣裏的壯班,加上幾家官紳府裏的家丁,好不容易湊出三百人。縣武庫裏找出一批大刀長矛,鳥槍火銃把大家武裝起來,兩門乾隆年間鑄造出來的大炮也被抬了出來。隻是這些人個個都戰戰兢兢的,士氣全無。等了一個多時辰,石龍的官紳何仁山帶著五百鄉勇前來支援,才讓眾人緊繃的神經鬆馳了一下。還沒等大家高興太久,城外大板嶺山上出現了一麵紅色的旗幟。

部隊因為要照顧馬忠再繪製地圖,所以所以行進的速度並不快,一路走走停停,甚至兩個步兵連還在一處小山坡進行了一次小小的攻防演習。這是為了盡可能的預先熟悉東莞的地形,也是向更多的老百姓宣揚光複軍來了。雖然大多數老百姓看到光複軍的隊伍都躲得遠遠的,不過當部隊開始演習時,還是有很多閑人站得遠遠的圍觀,這難得一見的西洋鏡。

下午六時,部隊終於到達了東莞城南門外的大板嶺山腳下,陳威賦命令部隊就地宿營,自己則帶著軍官登上高處,觀察著東莞城頭的情景。通過望遠鏡,可以看到城門樓上人滿為患,其中幾頂紅纓涼帽格外顯眼,其餘的人都是平民打扮,手裏的武器也五花八門。四連長看著密密麻麻的人頭,笑道:“這麼多人擠在一起,一炮下去他們的指揮就完了,步兵一個衝鋒就能把城門拿下來。”

“我們不是來打仗的。”陳威賦一句話打消了四連長誘人的想法,“我們沒有能力消化更多的地盤。”

“我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鞏固手裏的三個縣。”楊波在旁邊補充道,他是隨陸戰連一起來的。考慮到現在廣州附近一帶人數最多的武裝不是清軍,也不是英軍,而是各地以萬計的民團。而且經過幾年前何六的紅巾軍起義,東莞的民團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象蔣理祥隨隨便便就動員起兩千人,光複軍未來在廣東主要的敵人很可能就是這些人。所以楊波想就近觀察前者的戰鬥力,士氣和作戰方式,可惜虎門民團未能讓他如原。

“最主要還是我們不能自造武器,”七連長懊惱的說道,“能自造武器就可以爆兵,爆兵就可以一路平推……”幾個好戰份子不禁開始YY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