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自詡立於不敗之地,隻是平靜的看著民團亂糟糟的局麵,他們的鎮定也影響了土著士兵,大家也漸漸的把這些不速之客當笑話在看。民團那邊,帶頭的人好不容易才把放羊的“民兵”重新聚攏在一起,不過他們沒有如幸存者們想象的那樣發起衝鋒,而是幾名騎馬的人衝出隊列,向著寨牆小跑過來。透過望遠鏡,陳威賦看到當前的騎士手裏舉著一麵杏黃旗,上部有“虎門南柵”四個小字,下部則是一個鬥大的“蔣”字,“姓蔣的,難道是校長的親戚?”
“首長,那旗上是蔣字嗎?”王宏偉在旁邊突然問道。在得到肯定的答複後,老江湖就體現出自己的價值了,“這些可能是南柵村蔣家的人。”
“這個蔣家很有名嗎?”四連長問道。
那幾個騎馬的人越來越近,肉眼已經可以看清枵黃旗上的字了,王宏偉手搭涼棚,極力想看清來人的樣子,同時還不忘給幾位首長解釋,“這虎門南柵新基村蔣家是本地的名人,族中人口雖然不多,但在地方上很有勢力。四年前何六哥在石龍起事,蔣家的蔣理祥就自辦靖康團練,跟著綠營在太平伏擊進攻虎門的紅巾軍。第二年,何六哥北上後,從新造突圍出來的馮驥觀領著一千多人駕船進攻虎門。蔣理祥令王鬥寅、王兆祥等人率領南柵、金洲一帶鄉村團練,在沙角炮台協助綠營,與紅巾軍在黑鬆林大戰,打了一天一夜。由於被綠營水陸夾擊,馮驥力戰不支,慘敗潰退,手下的頭目王義歡也被團練的土炮給打死了。”
“這個姓蔣的不簡單嘛!”陳威賦感歎道,他現在倒是想起陳建華曾經提出起過這個人。蔣理祥,字汝宸,號吉雲。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南柵新基村人。為人天賦極高,七歲能文,順德名士羅天池甚為器重。道光乙酉年(1848年)選拔貢,鹹豐二年(1852年)鄉試中舉,越年考取進士,選為庶吉士。蔣理祥之所以受到重點關注,最主要的是他的孫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十九路軍總指揮兼淞滬警備司令、新中國的第一任紡織工業部部長蔣光鼐,所以蔣家也算是光複軍以後要重點拉攏的地方士紳。
此時,幾名騎士已經到了寨門下,當前一人把手中的旗幟一舉,朗聲說道:“光複軍上下聽了,爾等盤踞新安,自作威福,本與我虎門無礙。我虎門蔣家與爾等素來井水不犯河水,今日何故傷我族人?”?
來人一起來就先聲奪人,興師問罪,把責任都推在光複軍一方,隻是陳威賦又怎麼會讓他得逞,“既然是井水不犯河水,你們的族人深更半夜、偷偷摸摸的跑到我們軍營外麵來幹什麼?”
“虎門乃我等鄉裏,我等自然是想來便來,想走便走。”年輕的騎士傲然的說道。“爾等不過占山為王的草寇罷了,與何六之輩何異,還能管我等的來去自由?正告爾等速速交還我蔣氏族人,不然管叫爾等今日不能生離此地。”
“我們光複軍是以反清興漢、光複華夏為宗旨的軍隊,不是什麼占山為王的草寇。部隊駐地乃是軍事禁區,普通老百姓哪裏能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你們蔣家的人暗中偷窺軍營,被發現後拒不聽從我方的警告,被打傷完全是咎由自取,你們現在還想聚眾威脅我軍。”說到這裏,陳威賦衝機炮排的排長做了個手勢,後者衝他點了點頭,“我現在再次鄭重警告你們,馬上和平解散,退到炮台五裏以外,如若不然,不要怪我們的炮彈不長眼睛!”說完,他舉起右手猛的向下一揮。
機炮排排長衝已經蓄勢待發的一號迫擊炮小組下達了開炮的命令,隻聽到“嗵”的一聲悶響,一發炮彈從炮口衝,向著人群側後方的一塊水塘飛了過去,霎時在水塘中擊起一根六七米高的水柱。
突如其來的打擊把還悠閑自得的團丁們嚇了一大跳,根本沒看到炮口的火光,炮彈就從天而降了,這豈不是妖樹。而且水塘在隊列的後方,說明光複軍的炮完全能打到自己,這一下隊伍立刻炸了窩。有的人掉頭向後跳,有的撅腚趴在地上,有的用手裏的抬槍向光複軍“還擊”,本來就散漫的隊伍更是變成了一鍋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