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回 武裝遊行(1 / 2)

“你們要求我方賠償軍費?這是完全不可能的!”巴夏禮提高了聲音。

“為什麼?要求賠償軍費不是勝利方的權利嗎?”張浩天明知故問。

“我方雖然遭受了一些挫折,但並沒有失敗。我們要談的是和平協定,而不是投降書!”巴夏禮據“理”力爭。

“看來參讚先生還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呀!看來需要說明一下,我們沒進攻廣州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傷亡,是我們為和平而表達的善意,而不是我們沒有能力進攻廣州。隻要我們願意,隨時可以攻下廣州城,到那個時候你要簽的就隻能是投降書了。”麵對英國人的“死不要臉”,張浩天也不介意戳一下他們的肺管。“請你們要明白一點,和平的決定權在我方,而你們隻有選擇權!”

“聯合王國不懼怕任何威脅!”另一名英國談判代表喊叫道。

早看英國人不順眼的呂不文馬上針鋒相對,“這不是威脅,我們隻是陳述一個事實。中國人有一句俗話叫‘不見棺材不落淚’,說得就是你們這種情況。”

這句俗話巴夏禮當然知道,同時他也意識到雙方的分歧這麼大,不是三兩天就能解決的。於是他提出暫時休會,“這樣的條件我需要向包令公使請示,這需要時間。”

“那好吧。我們就給貴方三天時間,希望貴方能盡快做出答複。”張浩天也明白,這將是一場持久戰,於是幹脆的答應了對方的要求。“請記住!隻有三天時間。如果三天後貴方不做出明確的答複,我方不排除采取進一步行動的可能。”

至此,雙方的第一次談判隻進行了半個小時就結束了。巴夏禮提出讓光複軍派船,盡管把光複軍的草案送到廣州,張浩天也答應了下來。張安邦派出一艘快艇負責這次送信的任務,把一名英國談判代表送回廣州。

深圳灣到廣州的水路因為是逆水上行,帆船能走上幾天,而對摩托快艇來說,也就是幾個小時的事情。珠江上的中外船隻在見識過飛機幾天後,又在江麵上見識到風馳電掣一般的“飛船”,如同影子一般從眼前一晃而過。停泊在琶洲的幾艘英**艦也大為恐慌,不過沒得他們完成戰鬥準備,快艇早就跑得沒影了。

一口氣跑到黃埔,江麵上的船隻越來越多,艇長才慢慢把速度降了下來。幾艘英國蒸汽巡邏艇立刻圍了過來,為了避免引起誤會,英國談判代表立刻站了起來,衝著巡邏艇揮舞手絹,這才解除了英國人的敵意。

雙方慢慢靠攏,英國代表向巡邏艇上的軍官表明了身分,而後者一直沒說話,隻是默默的觀察著光複軍的快艇。光複軍的快艇隻是一艘二十一世紀常見的邊防巡邏快艇,十來米長,隻有一名少尉艇長加四名艇員,駕駛員、正副機槍射手以及輪機手,武器隻有一挺裝在中部的12。7mm高平兩用機槍。英**官沒有在艇上看到煙囪或者類似動力機械的東西,這讓他十分疑惑。中間那架兩個人操作的速射火槍看上去十分精巧,黃澄澄的子彈鏈透出陣陣殺氣。而光複軍海軍與皇家海軍類似的軍服,尤其是水兵帽上的黑飄帶,又讓他多了一份好感。在英國代表說明這艘船隻用兩個小時就從新安跑到廣州,一眾皇家海軍官兵的嘴巴立刻變成了O形。

英國代表上了英國巡邏艇,光複軍快艇這邊就算把任務完成了,艇長特意拍下英國代表登上英國巡邏艇的照片,做為“貨物”送達的證據。猶豫了一會兒,英**官向艇長敬了一個軍禮,“軍官先生,希望你們下次來的時候最好掛出白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第一次有外**人向自己行禮,艇長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連忙回禮。不過他的英語水平也就隻到“法克油”的水平,完全聽不懂英國人的話。

在聽了輪機手的翻譯後,艇長立刻火冒三丈,不過他沒把情緒表露在臉上,隻是衝英**官笑了笑,然後親自啟動了快艇。在英國人注視下,快艇如離弦之箭一般射了出去,在開出兩百米後,又在江麵上轉了個大彎繞了回來。然後在皇家海軍官兵驚訝的目光下,在三五米的距離外,貼著幾艘英國巡邏艇一個漂亮的“飄移”,所帶起的浪花就劈頭蓋臉的給英國水兵澆了下去,瞬間就把這些人澆成了落湯雞,然後在英國人憤怒的咒罵聲中揚長而去。

※※※※※

另一邊,英國人開出的條件也很快交到了管委會的各位領導手裏。吳逸之對此的評價是“白日做夢!”,楊波提出的武裝長途拉練的計劃也很快獲得了通過,有些人必須讓他們知道鍋是鐵鑄的。

這次行動負責帶隊的是陳威賦,自從他當上了新安城防司令後,除了偶爾去主基地開會,其餘的時間就基本是呆在城裏。與英國人的連場大戰,他是連邊都沒粘上一點兒,都快成為被遺忘的人了。為此他積極要求負責指揮這次武裝遊行,再不努力表現就要被邊緣化了。考慮到這次行動的難度和危險都不大,軍委會就同意了他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