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目前懟縣內的情況還不是太了解,所以管理委員會決定免收今年的農業稅和工商稅。在稅收這個問題上,管委會曾經開會討論了很多次。工商稅是肯定要收的,這個沒有異議。至於稅率,則需要調查過全縣的工商業規模,完成企業登記之後再製定。討論的焦點集中在農業稅上。一部分人認為應該免除農業稅,畢竟這個政策在原時空已經執行了七八年了。而且幸存者們也不需要學小白兔剛建國時那樣,利用工農業剪刀差,拿農業來補貼工業。再者,這些人也看不上每年夏秋兩稅收上來的那點糧食,在他們的規化裏,準備把珠三角地區建設成南中國的工業中心,再用工業品向周圍地區甚至周圍國家交換農業品和原材料。就如同英國本土與殖民地的關係,所以農業稅根本收不到多少,完全沒必要。
而主張收取農業稅的人則認為,如果不收稅,光複軍的統治對占絕對多數的農業人口來說就沒有存在感,也不利於培養老百姓的“國民意識”,無法通過承擔義務獲得歸屬感。而且幸存者現在食用的,支付給雇工的,以及軍糧都來自原時空的戰備糧庫,總有坐吃山空的一天。通過稅收籌集糧食做儲備是應有之舉,“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嘛!過幾年,等工業發展起來,再取消農業稅不遲。甚至可以學習美國,對農業進行補貼。
最後,後一種意見成為了共識。但管委會對全縣的農業情況並不了解,縣衙裏的檔案資料並不準確,甚至掌握在戶書手裏的魚鱗冊都不能反映真實的情況。所以管委會決定另起爐灶,重新隸清田畝。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今年的夏糧和秋糧也就指望不上了。管委會於是做個順水人情,免了今年的錢糧。
“免稅”的消息讓各位代表欣喜不已。不過很快就有人意識到,這“免稅”隻是今年,明年還是要交的,於是一位代表小心翼翼的問道:“敢問譚大人,這明年呢?”
“今年下半年政府將重新清查田畝,頒發地契,商鋪工坊也要登記,從明年年頭開始征稅。”譚非解釋道。心想:開這麼久的會一點兒反應都沒有,一關自身利益人就變得積極了。
“稅率幾成?”又一個代表焦急的問道。
“這要根據本區的具體情況來定。”譚非的話又讓大家的心再次提起來了。如果光複軍定個比現在還高的稅率,大家隻有去跳河了。
“雜捐呢?雜捐還收嗎?”至此,會議已經變成了答記者問。
譚非麵帶得色的宣布,“從即日起,各種雜捐厘金一並廢除。”話音剛落,很多代表都站了起來,“光複軍仁義無雙!”“德澤地方!”等語此起彼伏,就差喊“萬歲!”了,這次的擁護多少有些是真心的了。
在解答了代表們的所有問題之後,會議才得以在下午一點多結束。許多代表顧不得區政府招待的工作餐,拿著下發的關於此次會議的文件就往回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