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回 區政府領導班子亮相(1 / 3)

九點正,忐忑不安的各鎮代表被請進了會場,高老板最為緊張,就怕自己被拿來開刀祭旗。

代表們的座位已經安排好,一進會場就有夥計帶位。十個鎮十張八仙桌,每張桌除了朝主席台的那一方,三個代表一人占據一麵。代表落座後,立刻有夥計送上熱茶,個別的代表開始東張西望,山牆上的那個“巨大”的國徽格外引人注意,五顆五角星和**城樓的圖案引起了種種猜想。橫幅上的字(考慮到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所以還是使用的繁體字)每一個都認識,但連在一起看就不太明白了。大多數人猜測這個“政府”應該是光複軍的衙門,“政府成立”應該是要開衙建府。一時間代表們又議論紛紛,嗡嗡聲充斥了整個會場。

看到人到齊了,潘協慶就把幾位首長請了出來。看到幾名光複軍的官從山牆後魚貫而出,所有代表都站了起來,一些人臉上露出諂媚的笑容,而更多的卻是麵無表情。有三四個作勢準備下跪,但看到其他人都沒動作,又訕訕的保持著站立的姿勢。

幾位首長在主席台就坐後,譚非拿出一個無線話筒,說道:“大家不用太客氣了,都請坐!都請坐!”聲音通過掛在會場四周的擴音器傳到了每個人的耳朵裏。響亮的聲音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看到聲音是從幾個黑色的小盒子裏麵傳出來的,不少人變得目瞪口呆。看到這些人的表情,潘協慶暗暗好笑,腹誹道:一群沒見過市麵的土包子。完全忘了自己第一次聽到擴音器裏傳出聲音的表情。

各位代表謝過座之後紛紛落座,一開始還不敢坐實,有的還隻搭了半邊屁股,但看到首長眼前的紅人潘協慶抬頭挺胸,坐得四平八穩,就有樣學樣。

看著下麵的人注視自己的目光,譚非覺得很滿意。要知道,在原時空參加各種會議,他隻有坐在台下的份。環顧會場,他開始了今天的會議。“諸位父老鄉親,我們光複軍的名字,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同時也應該很清楚我們的宗旨,那就是‘驅逐韃虜,恢複中華’……”一開始都是老生長彈的自我介紹,這幾句話已經成了與土著首次打交道的定式。接著,就進入了會議的第一個主題——成立區政府。

首先向各位代表解釋了“區”的含義,這是縣以下鎮以上的一級行政區劃。龍崗區就包括了他們所在的十個鎮,而區政府就是管理這級行政區劃的衙門。

聽完譚非的解說,大多數人不明就裏。開衙建府的猜測已經得到了證實,不過從秦漢實行郡縣治以來,還沒聽說過在縣以下還設衙門的。雖說十鎮人口加隱戶有三四萬,趕得上一些邊鄙小縣,但連一縣之內還要分設衙門,難道是光複軍封官太多,隻有多設衙門才能安排下來?一些心思活絡的人隱約感到此舉非比尋常。這是要分地方上士紳的權呀!從前出了縣城,地方上就是豪門大族的天下。那些個族長就是土皇帝,予取予奪,手握生殺大權。這裏建了衙門以後,族長們肯定不能向以前那樣為所欲為了。這些“明白人”想明白了,卻沒有說話,光複軍的行為他們不敢置喙,而且他們都是中下層士紳,受到的影響也有限,還是讓那些豪門大族去頭痛吧!

宣布成立龍崗區政府之後,譚非又大談成立政府的意義和好處。無非是招商引資,刺激經濟,帶動工農業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文化、醫療水平。一席話聽得各位代表雲纏霧繞,二十一世紀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在這些十九世紀的人聽來如同天方夜譚。什麼時候衙門管的這麼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