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產業集群的唐山市陶瓷產業融資問題研究
案例研究
作者:田宇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產業集群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與產業集群外的企業相比較,產業集群內的企業具有獨特的融資優勢,產業集群融資模式使融資效率顯著提高。然而,產業集群的融資優勢並沒有充分發揮,企業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融資困難,融資問題成為製約企業發展的嚴重障礙。
【關鍵詞】 產業集群; 融資; 陶瓷業
產業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領域內,大量產業相關且聯係密切的企業及相關支撐體係在空間上的集聚,並對該區域發展具有推動力的企業群。產業集群是一種特殊的產業組織形式,是現代產業競爭力的重要來源和集中體現,它可以有效地促進知識、信息、技術等的擴散,通過企業間頻繁的交往合作和政府對共同技術研究的支持,大幅度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還可以促進區域內產業的合理分工,提供更多的就業和發展機會,極大地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和競爭力的提升。
一、唐山市陶瓷產業集群發展現狀分析
在唐山眾多的企業中,中小陶瓷企業為唐山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陶瓷產業是唐山的支柱產業之一,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逐漸形成產業集群。唐山是我國重要的陶瓷產區,被譽為“北方瓷都”,其陶瓷生產曆史悠久,明永樂年間就開始了大規模製瓷,是我國最早生產衛生陶瓷的地區,也是我國最早研製出骨質瓷的地區,唐山陶瓷產業集群是目前河北省最大的陶瓷產區。改革開放以來,唐山陶瓷業發揮地處環渤海經濟區的區域優勢,獲得迅猛發展。2011年唐山市第二產業增加值3 269.89億元,增長13.1%,在全市總增加值中比重為60.1%,其中唐山陶瓷產業集群為全市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2011年唐山市衛生陶瓷產量2 355萬件,比2010年同期增長17.3%。唐山市全年出口額38.92億美元,增長33.2%,在出口額中,陶瓷產品出口4.08億美元,增長3.3%,其中衛生陶瓷出口2.46億美元,增長4.5%。
唐山陶瓷產業集聚很早,但唐山陶瓷產業集群是近年才發展起來的。近些年唐山陶瓷業通過不斷發展升級,逐步從依靠體力和經驗的傳統生產方式過渡到全麵機械化生產、研發為先導的新型生產方式,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陶瓷產業集群,而且該集群中小型企業比例較大。產業集群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是核心或龍頭企業對當地同類企業的示範和引領作用。唐山陶瓷產業集群在唐陶集團、惠達陶瓷集團、隆達、海格雷等大型陶瓷企業的帶動下,民營、個體、合資陶瓷企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現唐山陶瓷產業集群聚集了百餘家陶瓷企業及相關企業,這些企業主要集聚在豐南區、開平區、路北區、豐潤區。唐山陶瓷現形成以日用瓷、衛生陶瓷、建築陶瓷為主,工藝陶瓷和美術陶瓷為輔的生產格局。
二、唐山市陶瓷產業集群融資問題分析
目前唐山市陶瓷產業集群的融資優勢並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麵:一是缺乏一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外部融資環境;二是金融機構發展緩慢,製約了中小企業融資;三是中小企業自身的建設與管理問題;四是社會服務體係不夠完善。
(一)政策支持不到位,集群融資存在潛在風險
首先,政府沒有充分發揮對中小企業的指導和服務功能,主要表現在,缺乏對企業之間合作的引導,導致集群成員企業之間聯係疏遠,未能形成整合優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央行連續12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利率上調對商業銀行的影響非常大,盡管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有三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但在通脹的壓力下,貸款額度的收緊,無疑令本不太樂觀的中小企業再次麵臨融資難的困境。還有承兌彙票貼現不能實現,融資手段減少,一樣也會拖累企業的發展。長期以來,唐山中小陶瓷企業占金融機構全部貸款比例很小。緊縮的政策如果不能適當地放鬆,而其他融資手段又沒有跟上去,融資問題將成為製約中小企業發展的嚴重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