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中財務杠杆的運用研究(1 / 3)

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中財務杠杆的運用研究

中小企業

作者:辜劍

【摘 要】 財務杠杆在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運用目前已非常普遍,但一些中小企業在運用財務杠杆時遇到了或多或少的問題,一些企業甚至因為沒有利用好財務杠杆而舉步維艱。文章通過分析財務杠杆在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運用背景和利弊,探索中小企業如何利用財務杠杆進行融資決策,使財務杠杆能在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中靈活運用,最終實現強化企業經營管理的目的。

【關鍵詞】 中小企業; 財務杠杆; 風險

一、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中財務杠杆運用的背景分析

財務杠杆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目前已非常普遍。在中小型企業的經營管理中,財務杠杆的作用尤為明顯,同時,似乎也更加敏感。所謂財務杠杆,是指企業因舉債而產生固定性財務費用,使得企業息稅前利潤(EBIT)很微小的變化都會導致企業每股收益(EPS)產生較大幅度的變化。在研究固定性財務費用時會發現,若企業銀行貸款的規模和利率是一定的,則財務費用的負擔也就相對固定,這時利息開支會處於一個基本固定不變的狀態。所以,當企業以一個較高的盈利水平扣除債權人固定的利息費用後,投資者的實際收益會相對較多。相反,當企業以一個較低的盈利水平扣除債權人的固定利息開支後,實際留給投資者的利潤就少。這時,如果企業的盈利能力較弱,其盈利水平若低於銀行的利率,投資者將麵臨虧損,而不是他們所期望的盈利。因此,在資金實力相對較弱的中小企業,如何充分利用高靈敏度的財務杠杆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關係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一)財務杠杆原理

如前所述,財務杠杆是由於債務利息的存在而產生的。通過債務融資的企業,不論企業盈利怎樣,當企業債務一定時其債務利息是不變的。在企業資本構成不變的前提下,息稅前利潤的增長會引起普通股每股利潤以更大幅度增長,財務杠杆效應正是基於這一原因而產生的。但不同企業的財務杠杆作用程度是不完全一致的,即便是同一企業,其不同時期的財務杠杆作用也可能不同。我們通常用財務杠杆係數(DFL)來反映財務杠杆作用的大小,衡量企業財務風險的程度。所謂財務杠杆係數,是指普通股每股收益的變動率相對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

財務杠杆係數的計算方法如下:

DFL=(△EPS/EPS)/(△EBIT/

EBIT)

DFL為財務杠杆係數;△EPS為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額;EPS為變動前的普通股每股利潤;△EBIT為息稅前利潤變動額;EBIT為變動前的息稅前利潤。

為了便於計算,可以變換如下:

EPS=(EBIT-I)(1-T)/N

△EPS=△EBIT(1-T)/N

DFL=EBIT/(EBIT-I)

式中:I為利息;T為所得稅稅率;N為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數。

從上述計算式可知,由於固定利息的存在,所以企業債務帶來的財務杠杆效應就非常明顯。但企業管理者應該清醒地意識到,財務杠杆效應是雙向的,它既能給企業帶來正麵積極的影響,也可能給企業造成負麵消極的影響。其產生影響的前提條件是:負債利率是否小於總資產收益率。若企業負債利率小於資產的收益率,負債會給企業帶來正麵、積極的影響;但若債務利率大於資產收益率,債務給企業帶來的將是負麵、消極的影響。

(二)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中利用財務杠杆原理的利弊

中小企業要想獲得更多的收益,勢必要在財務管理中充分利用財務杠杆。其主要依據是:企業負債資金的收益率若是高於負債資金利息率,那企業負債經營所得利潤在扣除利息開支後會有盈餘,這些盈餘並入到企業權益資金收益中去,能提高企業的權益資金收益率,從而可以擴大企業收益規模。然而,當企業的經營利潤率低於借入資金的利率時,用負債所創造的營業利潤來支付利息費用是遠遠不夠的,就需要以企業權益資金創造的利潤作補償,這時投資者的收益將必然會隨之下降。

在企業負債既定的前提下,權益資金的利潤空間越高,企業獲得的投資回報也越高。從相關計算公式可以看出:負債的利率小於企業基本盈利能力的資產利潤率時,負債增加,每股收益將對股東產生積極的影響;但若負債的利率大於企業基本盈利能力的資產利潤率時,負債增加,每股收益將對股東產生消極的影響;而當負債的利率等於企業基本盈利能力的資產利潤率時,有無負債籌資對每股盈餘的影響作用是等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