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財務報告的質量分析
管理論壇
作者:賀妍
【摘 要】 隨著互聯網對會計信息披露領域的影響不斷加深,網絡財務報告已成為企業向利益相關者提供財務信息的重要方式。在網絡環境下,財務報告的質量應該能夠體現出財務報告與互聯網集成的優勢,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有用的決策信息。文章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相關性、可靠性、及時性的質量特征進行分析,以了解企業是否充分利用了網絡技術的優勢從而使財務報告的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進而發現在實際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差距。
【關鍵詞】 網絡環境; 財務報告; 質量
一、研究背景
自從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的信息傳播媒介出現以來,其發展與普及深刻影響著全球經濟的各個領域,並為會計學研究和應用領域拓展出一個極其重要的新方向。信息技術將引起會計模式、會計交流、鑒證本質以及會計職業本身的變化,在這些變化中,網絡財務報告(IFR)是一個最明顯的變化。Ettredge等(2002)認為,IFR可以減少信息披露成本,可與潛在的信息使用者溝通和交流,潛在地允許公司增加財務披露的內容。
然而,通過互聯網進行財務信息的披露隻是問題的開端,新的技術環境也給會計信息披露帶來了新的挑戰。網絡環境下更重要的是涉及多方利益相關者利益的網絡財務報告的質量。“如果會計這一行業要在新的環境下繼續生存並能夠更好地為使用者提供相關、可靠和及時的信息,就必須不斷變革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楊周南,2000)
FASB在公告中指出:“決策的有用性應作為最重要的質量特征。如果沒有有用性,就談不上從信息中獲得足以抵償該項信息所花費成本的利益。”ASB(1999)、IASB(1989)等也都提出相似的質量特征觀點。與傳統紙質財務報告的質量特征相比,決策有用性這個核心沒有改變,它是由財務報告的目標所決定的,但其外在特征是與時俱進的。在網絡環境下,IFR的質量應能夠體現出財務報告與互聯網集成的優勢,並以是否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為決策者提供比傳統紙質報告更為有用的財務信息作為其質量評判的主要標準。
二、問卷調查與分析
(一)問卷設計與概況
本次調查的問卷圍繞網絡環境下財務報告的質量展開,對相關性、可靠性和及時性三個質量特征分別設置了具體項目。其中相關性是基本特征,其他兩項屬於相關性的支撐特征。共發放問卷426份,回收308份。剔除回答不完整的和非上市公司的59份,有效問卷為249份。被調查者所在的公司36.52%屬於製造行業,35.5%屬於服務業,貿易和金融業分別占16.67%和11.31%。被調查者當中普通財務人員占77.89%,構成了被調查主體;其次為部門主管,占19.76%;其他人員占2.35%。
調查項目分為非常重要、比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和不重要五種情況,並依次賦予5、4、3、2、1的分值,以每種情況出現次數的比重作為概率分別計算平均值和標準離差率。調查中計算了兩類百分比,一類是被調查者中讚同各項因素能夠提高財務報告質量的人數所占百分比,另一類是實際能做到這些項目的公司占總數的百分比。分析方法是以平均值和標準離差率來衡量觀點讚同程度和意見分歧程度,同時通過比較兩類比例(觀點讚同比例和實際比例)發現觀念與實際之間的差距。通過對統計結果的分析從觀念上和實際操作上來發現網絡環境下公司IFR的質量是否比傳統財務報告有所提高,進而找到存在的主要問題。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相關性分析
美國FASB第2號財務會計概念公告對相關性所下的定義為:“信息導致差別的能力。”即會計信息能夠影響信息使用者的決策,能夠導致信息使用者決策的差別。根據IASB框架,如果信息能通過幫助使用者評價過去、現在和未來事項從而影響到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過程,則這種信息就是相關的。
本次問卷根據網絡技術對財務報告相關性的影響,設計了五項能提高相關性的具體特征:A:建立會計與管理控製業務一體化的信息處理流程(實際:63.03%);B:對財務報告中的關鍵數據能鏈接到其明細的來源、變化(實際工作中尚未涉足);C:根據客戶訂製,提供個性化信息(實際:2.8%);D:能夠在頁麵快速找到財務報告信息並方便用戶下載(實際:86%);E:便於使用者理解、反饋和分析(實際:32%)。括號中為實際做到此項的企業占被調查總數的百分比。
統計分析:
特征一的平均值為4.15,介於非常重要和比較重要之間,即大多數人(75.9%)認為企業應建立會計與管理控製業務一體化的信息處理流程。財務業務一體化的基本思想是:在IT環境下,將財務會計流程與經濟業務流程有機地融合,實時生成集成信息,並使財務與業務之間的信息能及時有效傳遞。調查結果與實際值63.03%有一些差異,說明企業實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另外,此項目的標準離差率為0.32,在本組中基本居中,說明在這點上被調查者的意見分歧程度一般。
特征二的平均值為3.18,介於一般和比較重要之間,說明大部分人認為鏈接到明細數據來源與會計信息質量相關性的關聯性不明顯,而事實上幾乎沒有企業能做到這一點。現行的財務報告信息多為一些綜合數據,很少有數據的來源和明細變化,有時難以滿足使用者的分析需求。本項目的標準離差率較大,說明在這點上被調查者的意見分歧程度較大。
特征三的平均值為4.05,與特征二的結果相似。大多數人(81.53%)認為企業應根據客戶訂製提供個性化信息。實際比例與讚同率相比有明顯差距。從標準離差率來看,被調查者的意見較為集中。
特征四的平均值為4.28,介於非常重要和比較重要之間,即76.71%的人基本讚同此項目。實際操作中,86%的企業建立了財務報告數據庫,方便用戶查閱並下載,供用戶隨時查詢所需信息,略高於讚成比率。該項目標準離差率較小,說明被調查者的意見比較一致。
特征五的平均值為4.35,與特征一類似。有91.96%的人認同便於理解、反饋和分析是支持財務報告相關性的特征。此項目最低的標準離差率也表示,被調查者的意見達到較高程度的一致。與此同時,實際比率為32%,遠小於認同率,說明目前財務信息流仍然是單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