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應用題多樣練習來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1 / 1)

應用題多樣練習來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教學方法

作者:趙啟嬌

[關鍵詞]一題多問 一題多變 一題多解

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是幫助學生解答應用題的重要教學手段,教學時,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實際情況,組織對應用題改變問題,改變條件或問題和條件同時改變的練習,達到目的。但“變”要為“練”服務,“練”要做到有計劃、有針對性。

一、一題多問

一題多問是就相同條件,啟發學生通過聯想,提出不同問題,以此促進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例如:三年級有女生45人,比男生少1/10,問:(1)男生有多少人?(2)男生比女生多幾分之幾?(3)男生占全年級總人數的幾分之幾?

二、一題多變

這種練習,有助於啟發引導學生分析比較其異同點,抓住問題的實質,加深對本質特征的認識,從而更好地區分事物的各種因素,形成正確的認識,進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促進和增強學生思維的深刻性。一般可以采用“縱變”和“橫變”兩種形式。

1、“縱變”:使學生對某一數量關係的發展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例:某工廠原來每天生產40台機器,現在每天生產50台機器,是原來的百分之幾?變化題:(1)某工廠原來每天生產40台機器,現在每天生產50台機器,比原來增產了百分之幾?(2)某工廠現在每天生產50台機器,比原來增產了25%,原來每天生產多少台機器?(3)某工廠原來每天生產40台機器,現在比原來增產了25%,現在每天生產多少台機器?

2、“橫變”:訓練學生對各種數量關係的綜合運用。例:糧店要運進一批大米,已經運進12噸,相當於要運進大米總數的75%。糧店要運進大米多少噸?變化題:(1)糧店要運進大米16噸,用4輛汽車運一次,每輛運2.5噸,還剩下多少噸大米沒有運到?(2)糧店要運進大米16噸,先用汽車運進75%;剩下的改用大車運,每輛大車運的噸數是汽車已運噸數的1/24.一次運完,需要大車多少輛?(3)糧店要運進麵粉14噸,是運進大米噸數的7/8.這些麵粉和大米,用4輛汽車運,每輛運2.5噸,需要運幾次?

這樣,從“縱”、“橫”兩個方麵進行練習,就不斷加深了學生對數量關係的理解,使學生的思維從具體不斷地向抽象過渡。發展了邏輯思維,提高了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三、一題多解

一題多解主要指根據實際情況,從不同角度啟發誘導學生得到新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溝通解與解之間的內在聯係,選出最佳解題方案,從而訓練了思維的靈活性。例:某班有學生50人,男生是女生的2/3,女生有多少人?(1)用分數方法解:50÷(1+2/3)=30(人);(2)用方程方法解:X+2/3X=50或X(1+2/3)=50X=30;(3)用歸一方法解:50÷(2+3)×3=30(人);(4)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50×3/(3+2)=30(人)。

通過以上形式多樣的練習,不僅調動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溝通了知識間的內在聯係,使知識深化,而且可以達到以點帶麵,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