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安全生產,樹立企業形象為目標,通過推行了“5S”管理和企業規章製度的落實,使企業形象和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通過五項工作的推進和開展,不僅使企業經營機製發生了變化,同時職工的精神麵貌和思維方式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三)企業發展是企業文化發揮作用的必然
2002年運輸公司在解決生存問題後,麵對運輸市場環境和鞍鋼降低生產成本的現實,在對運輸市場進行認真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參與鞍鋼外運市場的運輸。從此,運輸公司把鞍鋼發展作為自身發展前提,以它自身的發展成果和特色的文化底蘊,融入到鞍鋼實現“兩步跨越”和“四個轉變”發展之中。企業文化約束和輻射作用是企業自我約束和自我提升,是一個在適應中約束,在約束中不斷提升的實際運作過程。
公司的發展說明了企業的發展,必須以企業特色的文化為基礎,是在此基礎上企業文化的培育、成熟和發展。不斷地積累和總結,不斷發展、健全,它蘊藏了巨大的能量,它將會在未來的市場競爭和企業發展中得到有效的釋放。同時它也是新文化誕生的源泉。
二、企業文化是企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保障
2005年,企業成功轉製後,在完成大噸位調整和企業內部經營機製的轉變後,公司的生產經營步入良性循環。企業戰略實施以來企業形象和經濟實力的體現,也說明了10年來公司的文化底蘊和共同的價值觀及共同追求的目標,為企業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以特色企業文化為基礎,不斷營造和培育新的企業文化,這個過程正是企業的發展過程。
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曾經說過“海爾最大的優勢,就是這麼多年來所營造的企業文化,它是海爾品牌的基石”。一個品牌的確立,不僅是企業在一個時期的發展目標,更是企業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的一種文化積累。企業文化不僅體現了企業的“生存、發展、再發展”的成長過程,更重要的是體現全體職工所體現的敢於吃苦和正視問題的勇氣,大膽探索、勇於實踐的決心。“企業一年獲利靠機遇,三年不敗靠領導,五年成功靠製度,百年發展靠文化。公司從以保產運輸為主,發展到以管理、勞務、技術輸出多種經營格局並存,從單一區域發展到多基地戰略布局。形勢的發展、新格局的建立,都需要我們在思想上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它是實現企業願景的可靠保障。
企業文化建設之路任重道遠。在向建設國內一流現代物流企業的實踐道路上,應該重視品牌文化創建,應遵循以下五個思路方向:
第一、要讓公司全體職工明確實施品牌戰略的更深層次意義。第二、實施品牌戰略必須與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提高企業文化建設的戰略地位緊密結合起來。從目前運輸公司的實際情況看,主要突出的是管理者對企業文化建設的認識深度問題。企業管理者不僅是生產經營的組織者,更應該是企業文化的倡導者、推進者、建設者。要用先進的文化武裝頭腦,弘揚企業精神,統一職工思想,並率先垂範,身體力行,做企業文化的踐行者,使企業文化建設有一個健康、和諧、向上的文化氛圍,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第三、必須堅持以職工群眾為主體。實施品牌戰略能否取得實效的決定因素,就是能否把廣大職工發動起來。廣大職工既是企業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又是企業文化的實踐者,歸根到底是在實施品牌戰略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必須依靠全體職工的積極工作和參與,充分發揮他們實施品牌戰略和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第四、必須實行以人為本的文化管理。統一職工思想,培育職工與企業的情感,發揮職工的主觀能動作用,實現企業發展與個人價值的完美結合。第五、要把培養、樹立、維護良好的汽運形象緊密結合起來,以全體職工實際行動努力實現企業的有型和無形價值的同步增長。
上述兩個方麵簡述公司經營戰略所形成的企業特色文化,說明了企業的發展必須是以它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為基礎,並在此基礎上的豐富和完善,從而形成新的價值觀念和精神動力,推動著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不僅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競爭實力的體現。